2014年1031台北_1.jpg  

小洪隨筆:

過去便利店是人家來買東西,現在,是到人家家裡賣東西。~~沒辦法,都是為了滿足[顧客需求]!

~~~~~~~~~~~~~~

為不同世代做改變

~~~~~~~~~~~~~~~~

2014/09/25/工商時報/A6/政經八百/潘進丁】

 

日本FamilyMart內部的9月分刊物,給員工的一篇文章裡,特別討論高齡者的送餐服務;日本FamilyMart 2012年即併購了以銀髮族為目標族群的「SENIOR LIFE CREATE,以公司「宅配COOK 123」提供宅配便當服務,但今年再度提起,令人不得不特別重視這個未來的趨勢-老齡化的來臨。

 

日本代代木地區,曾經補習班林立,以前有27家,現在只有7家,重考生在1991年有30萬個,2014年僅剩8萬個。顯見人口下降得很厲害;從日本的統計數字來看,2015年,65歲以上的人口占全國人口26.8%75歲以上占13%,且日本75歲以上的人口比台灣65歲以上的人多很多,這讓日本政府相當緊張,每年內閣府都做了很多相關的政策白皮書。

 

人口急速下降,老齡化趨勢,產業、流通業看到什麼商機?因應策略又是什麼?

 

日本7-ELEVEn16,000多家店做範本,調查便利店的來客結構,發現在1989年,20歲的占比約35%50歲以上不到10%,到20117-ELEVEn的年齡層,20歲的占比掉到20%50歲以上的占比拉到30%,顯見消費者的結構在改變,消費者的需求也不一樣了。

 

過去在日本鄉村才會出現的超市巴士,如今也出現在東京、新宿的某些區域,提供日常用品給那些所謂「購物的弱者」-這些人占60歲以上的20%

 

從這幾個外顯的新聞來看,包括代代木補習人口減少、日本FamilyMart的內部宅配訊息、流動超市巴士,這些都給了我們流通產業一些啟示。

 

日本永旺集團,這幾年也一直在針對grand generation(GG世代),嘗試推出不同的經營型態。這個GG世代名詞,是由小山薰堂作家提出來的,代表最上級的世代。日本永旺特別為高行動力、消費力的GG世代,在東京舉辦展示會,提供GG世代的設計,開發新商品,甚至還有展示棺材,此外,也設有購物中心。若你到永旺、船橋購物中心,裡頭也都設有很多座椅,都是為了GG世代所做的貼心服務。

 

再看看日本大新百貨,原本有7個店,現在僅存1個店,位於東京的大田區,轉型成專門為高齡者開設的百貨公司2014年開始獲利成長。獲利原因在於,大新百貨公司商品與一般百貨公司很不同,單單牙刷就有很多種,不同的毛,不同的造型,味噌也有80幾種,牙膏粉、唸經用的木魚等,應有盡有,都是一些老人用品、但低迴轉的東西,總共有18萬個商品數。大新百貨還有泡腳所在,這樣的裝潢及銷售商品,都讓老人家喜歡去;大新已成功發展成地區型的百貨,一個高齡者喜歡逛的百貨。

 

至於便利商店,早已提供送餐服務,像是日本FamilyMart有宅配COOK 1237-ELEVEn7-MEAL,羅森的SMART KITCHEN;此外,也有其它的配送服務,像是幫忙送成人紙尿褲等。藉由便利店的配送服務,在城市工作的小孩可以知道7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的情況,未來便利店也許還會規劃手機APP,傳訊息報平安。

 

從這幾年的變化觀察發現,過去便利店是人家來買東西,現在,是到人家家裡賣東西。移動販賣的概念興起,像是日本FamilyMart就有與農會合作的移動販賣車-「Mini Famima號」,是母子店的概念,加上「Famima號」,有8部移動販賣車在跑,不僅在鄉間,也曾移動至日震災區服務。

 

宅配服務、移動超市、移動便利店,日本也出現了便利店與藥局結合的複合店,方便提供老人長期慢性病的藥物,目前日本FamilyMart已有20幾家。顯見日本針對老齡化的趨勢,整個產業已有改變。當然,內閣府政策白皮書也相當積極地研究方案、執行計劃。

 

日本高齡化社會所衍生的問題,高齡化速度越來越快的台灣,短期內就會面臨;日本各界的因應方式,對台灣流通業而言,參考價值甚高。這個必然的趨勢,值得關注,台灣便利店已啟動、一直轉型,為了不同世代做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