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07台北_07.JPG  

小洪隨筆:

人到中年~~看破、放下、自在、隨緣

~~~~~~~~~~~

人間百年筆陣--智商‧智慧‧人格魅力

~~~~~~~~~~

2011/8/15

作者:邱立本(香港亞洲周刊總編輯)

 

人到中年,發現當年從小學到大學考試都名列前茅、被視為智商很高的同學,在幾十年之後,大多沒什麼特出的表現,反而是一些當年被視為調皮或成績普通的同學,現在竟然出人頭地,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

 

很多CEO都發現,一個組織的健康發展,關鍵是親和力不管你唸書好不好,但到了最後,事情做得好不好,往往靠你的EQ(情商指數)而不是靠你的IQ(智商指數)職場內一些IQ很高的人,常常自視甚高,孤傲、不合群,人緣很差,在一個組織內難以把事情辦好。

 

因為在現代化的組織中,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協調,擺平不同單位的利益,也要彌合不同想法的裂痕,找出一個「大家都不滿意、但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一些在學校時候很會唸書的朋友,仗著自己的IQ高,以為可以傲視群倫,橫衝直撞,遇到了困難,還只是抱怨別人,而不檢討自己的態度和量度,結果最後只有自怨自艾,成為一支「一人樂隊」(One Man Band),自彈自奏,奏出痛恨別人「不識貨」的怨曲。

 

但更深一層看,EQ不好,其實就是IQ不夠好,不了解最高的智商,在於將事情辦好,而不是孤芳自賞。中國的傳統智慧是「人情練達皆文章」,重視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將一切矛盾都舉重若輕地化解。

 

那些只會不斷和人衝突的人,其實並沒有大智慧,也沒有大算盤。他們只是在自己的小聰明和小算盤中,怡然自得,而沒有具體解決問題的能力,陷入自己情緒的怪圈中,被心理上的偏執牽著鼻子走。

 

真正的智慧,其實就是回歸中國人的處事秘訣,即「圓融」二字。這並不是要你當一個鄉愿,也不是滑頭地躲閃決定,而是要面面俱到地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找出一個最能落實的方案。

 

親和力的好壞,與性格有關。有些人就是天生的脾氣很衝,小事情也要和別人鬧起來;但也有些人卻是先天的好脾氣,可以百折不撓地克服人際間的困難,化阻力為助力。最近在中國大陸很紅的一部台灣電視劇《我愛查美樂》,就刻畫這樣的一種人格,可以任勞任怨地生活,甚至使本來討厭她的人都喜歡上她。

 

儘管這是偶像劇的誇張劇情,但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看到了太多性格決定命運的例子。一些人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很容易就和別人爆發衝突,結果事情都辦不成,很多計畫都是寸步難行。

 

事實上,有些人是在人際間「機關算盡」,不斷在算計和別人「博弈」的過程中,有多少籌碼,才可以占盡先機。有些人甚至是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在下屬前就粗暴無禮,但很快也就被人「看破手腳」。

 

其實到了最後,還是要有一種人格的魅力,可以用誠懇的、負責的態度,與不同層級的人互動,讓人感受到你的真誠與做事的熱情。這才是生命中最高的智慧,超越了性格上的情緒限制,也超越利益上的算計。只有理想和激情,才可以動員一個組織的成員,才可以動員自己內心深處的潛藏力量。

 

沒有親和力和人格魅力的智商,就好像沒有星星與月亮的蒼茫夜色,找不到生命的亮點,也找不到成功的支點,也當然找不到人生之旅的智慧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