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23~0602義大利_1239 

小洪隨筆:

為了讓應徵者接受工作,招募者會盡量強調正面的部分。~~最後會變成[因了解而分手]。

延伸閱讀→一位員工之死  http://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230662520

 

~~~~~~~~~~~~~

7種方法招聘新員工,留住好人才

~~~~~~~~~~~~~

我進來公司以後才發現,工作跟我想的都不一樣!」許多新進員工常如此抱怨,「不如預期」是導致員工離職的常見原因。研究指出,美國有4%的員工上班第一天就因為工作不如預期而離職。

 

該如何讓新進員工的期望與現實相符?《留不住人才,你就賺不到錢》的作者李.布蘭漢(Leigh Branham)列出最佳雇主企業經常實行而且奏效的7種方法,提高企業雇用的成功率。

 

1.給予求職者「實際工作預覽」:

雇用者應與應徵者誠實討論工作活動、績效期望、未來直接參與的工作團隊、工作條件、規則與政策、公司文化、管理風格、公司財務的穩定性等。有時為了讓應徵者接受工作,招募者會盡量強調正面的部分,但也不能過度美化負面的部分,造成錯誤期待,因為員工進來之後一定會發現,到時反而導致他們不願投入工作,甚至直接離職。

 

2.盡量雇用現有的派遣或兼職人員:

這些人在和公司建立全職關係前,已經預先體驗工作的真實內容,等於經歷了最實際的工作預覽。

 

3.雇用員工推薦的人選:

研究顯示,員工推薦的新進員工在第一年離職的比例,遠比透過正式程序雇用的人為低。因為現職員工比較能據實描述工作,他們也會提醒朋友負面的部分,避免朋友因為落差過大而沮喪。

 

4.實際說明工作內容並列出最重要的能力:

若是針對「最佳應徵者」列出一長串的工作條件與能力要求,反而限縮了應徵者的範圍,況且新雇員也不可能一進來就達到這些績效要求。招聘公告最好只列出56項最重要的能力,愈能確實掌握關鍵能力,就愈容易找到理想的應徵者。

 

5.開放同事參加面試:

由將與新雇員一起工作的同事進行面試,而且主管不在現場,那麼員工傾向直接回答應徵者的問題,應徵者也比較願意提出不方便向上司提出的問題。這有助於公司選出更好的員工,也讓團隊成員有更大的參與感,覺得自己參與了「買進」的過程。

 

6.面試時以實際的工作經驗為樣本:

富國銀行的做法是,讓應徵出納職缺的應徵者會觀看實際工作時遇到難題的影片,比如遇到怒氣沖沖的客人,此時暫停畫面,讓應徵者從幾個可能的應對方式中選擇。部分應徵者看了影片後會放棄應徵,但這對公司來說反而是好事,企業因而省下雇用與訓練的成本。

 

7.讓新雇員填寫受雇後問卷:

從書面問卷或訪談中,可以發現面談時有哪些事情未確認,導致新員工的期待落空,可以及時因應,不要等到員工提出離職時才想要挽留他。(本文取材自《留不住人才,你就賺不到錢》,木馬文化出版。整理 / 張玉琦)

 

經理人充電週報2013/09/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