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23~0602義大利_1265 

小洪隨筆:

就算你沒有計畫離開台灣,仍會被捲入全球化的工作潮。~~大家都要很努力,才有機會好好的活下去。

~~~~~~~~~~~~~~

文化智商:跨國合作、商談、外派、領導

~~~~~~~~~~~~~~~~

 

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指出,全球化讓全球工作者在同一個舞台上爭取工作與升遷機會。隨著外國企業來台招人或提供外派職缺,台灣的工作者有更多躍上世界級工作舞台的機會。

 

光是今年上半年,104資訊科技集團統計東南亞各國企業開出的台幹職缺,數量就成長123%;日本最大人力仲介公司艾杰飛(RGF)在台開出100個以上的工作缺額。種種跡象,顯示台灣工作者的海外工作機會愈來愈多。

 

就算你沒有計畫離開台灣,仍會被捲入全球化的工作潮。軟體業龍頭趨勢科技,5000多名員工中有7成在台灣以外的地區工作,團隊多以E-mail或電話會議跨海合作。外銷自行車工具的鉅輪實業,員工只有24人,同樣請了1位外國人來幫公司經營國際品牌、打進歐洲市場。無論大企業、小公司,隨著全球化市場大開,我們與外國人共事的機會愈來愈多。我們雖然可以輕易地克服交通及資訊交流的障礙,跨越國境與外國人共事;文化的界線,卻無法隨著人的移動被打破。

 

跨文化溝通難題:文化差異、自我中心

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南韓總統朴槿惠握手時,一手插在褲子口袋裡。南韓媒體批評蓋茲「無禮」,部分網友則為蓋茲叫屈:「儒教思想又不是全球通用的準則」。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在世界8大工業國高峰會(G8)上,將雙手搭在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Dorothea Kasner)肩上捏了兩下。影片被放上網路,引發兩國民眾對國家元首外交禮儀的熱烈討論。德國網友指控布希伸出「鹹豬手」,部分美國網友則反駁來自德州的布希,行事本來就不拘小節。

 

這些發生在政治或企業領袖身上的禮貌問題,反映出雙方文化對「有禮的行為」有不同定義與解讀。對於韓國人來說,與國家領導人握手時手插口袋,是輕蔑、不尊重的行為;美國人比較不重視肢體語言,自然也不會留心自己的動作可能傳達了什麼訊息。社會學者吉爾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指出,「文化」是一套共有的心理程式,制約我們對環境的反應。我們和他人交談的方式、穿著打扮、做事習慣等,都具體而微地展現了文化的樣貌。

 

每個國家的教育、法律及政治架構不同,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的文化。我們卻常認為外國人「像我一樣」,用自己的文化、價值觀來解讀對方的行為。也因此,在跨國合作或商談的場合,常會發生如蓋茲或小布希的誤會。

 

從腦、心、身3層次,培養文化智商

有鑑於此,能夠有效地與不同文化的人合作、應對的能力,逐漸受到重視。前新加坡大學商學院院長克里斯多夫‧艾利(Christopher Earley)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宋安(Soon Ang),提出「文化智商」(CQcultur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一個人在不同國家、不同民俗與不同組織文化中,能有效運作的能力」,將跨文化行事能力做為一項可被衡量、提升的智能。

 

CQ文化智商》一書中表示,一個具備文化智商的人,在與來自其他文化的人互動時能展現自己對該文化的尊重,表現適當的行為。因此,高文化智商的職場工作者,除了可以化解各種情境中可能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誤會與衝突外,甚至能進一步將文化差異轉為團隊合作及創意的起點。

 

美國政府來為了達成總統歐巴馬(Barak Obama)5年內讓美國出口成長兩倍的目標,美國商務部(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特別聘請專家開設文化智商訓練課程,增進商務人士對其他文化的了解。講師大衛‧利佛摩爾(David Livemore)強調,企業若只著重貿易法規,忽略對方的協商文化與自己的差異,「注定無法提升貿易額」。

 

要培養自己的文化智商,根據《CQ文化智商》作者大衛‧湯瑪斯(David C. Thomas)及克爾‧印可森(Kerr Inkson)的分類,你可以從文化智商的3個層面下手:知識:了解文化的定義,各國文化的基本知識,及文化如何改變、影響行為,掌握從事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則;用心:以「用心」的態度來了解體會跨文化情境中的線索;應對技能:憑著知識及用心,找到適用於跨文化情境中的行為模式。

 

例如,當日本同事對你說「這份報告我並沒有整理得很好」時,完整的跨文化智識,能讓你理解這是日本文化中特有的謙虛。其次,根據過去你與日本人相處的經驗、以及報告本身的品質,能使你清楚判讀究竟對方為什麼會這麼說。最後,你能用適切的行為回應日本同事自謙的話語,例如你可以說:「我看了你的報告,相當仔細,想必你花了很多心力在這份報告上」。

 

想從台灣躍上世界級的工作舞台,文化智商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能力。透過知識、情境的練習,你也可以擁有到哪工作、與誰工作都行的高文化智商。

 

接著,藉由與外國團隊合作、商談、外派、領導跨國團隊等4個常見的跨國溝通情境,發掘這些情境中因文化不同造成的差異,進而找出適宜的應對方式。而透過知道與外國人喝酒的方法和可以聊的話題,則可讓你的職場生活更加豐富。

 

(企畫.採訪.撰文 / 尹俞歡,本文摘自20136月號《經理人月刊》「致勝服務5堂課」)

Manager Today經理人2013/06/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