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07台北(新店溪)_07 

雖然對於yahoo要關閉blog的決定很不捨,不過還是要謝謝人家,免費讓小洪可以有地方可以丟點東西。這些年下來居然也累積了259,260筆的點閱數。感恩啦!

原文刊載於yahoo的[小洪的部落格]裡 http://tw.myblog.yahoo.com/sandavid1123/article?mid=45988&prev=46009&next=45929&l=f&fid=13

~~~~~~~~~~~~~

左鄰右舍-鄰居的雨衣

~~~~~~~~~~~~~

晚上回家的時候,看到對門鄰居的門口上用衣架掛著一件雨衣。

~~~~~~~~~~~~~

 

在台北這個人擠人的大都會裡,先別說買到好房子,光是能買到間房子已經算得上是[祖上積德]了。至於說能不能夠有個好鄰居相伴,那就要看機運了。以古人的話來說,大概就只有孔子所說的:「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最能傳神描述了。

 

對門的鄰居是一對年輕夫妻跟一個尚未上小學的男孩,儘管平日鮮少有互動,平常出門偶遇時,也還是會打個招呼,所以倒也是相安無事。

 

在台北這個多雨的城市中,雨具便是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對門鄰居的情況是他們是屬於[陽台外推]的格局,所以返家可能是為了不想弄髒家裡,都會把雨衣直接掛在樓梯間的扶手上。儘管還不至於[有礙觀瞻],但總是會讓上下樓梯的住戶有些許不便。

 

如果採取直接敲門,請鄰居不要再將雨衣掛在扶手上,也不是不可以,但,這似乎太不給人家面子了。畢竟,[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如果一不小心遇到的鄰居是屬於[小鼻子小眼睛]的類型,日後可能還會[後患無窮]。為了不要讓[雨衣]妨礙了[敦親睦鄰],總是要想出個兩全其美的好方法,才能化解危機於無形。

 

雨衣通常只要一個晚上就應該差不多乾了,而且自己出門的時間也比較早,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裡,每當又有雨衣掛在樓梯扶手時,只要是晾乾的,自己在出門時就會順手將雨衣摺好,然後夾在對門鄰居的大門縫隙上。能當鄰居也是有緣份的,大家也都聽過[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所以跟鄰居好好相處是有必要的。只是順手折個雨衣的小動作,既可以美化環境,又可以敦親睦鄰,何樂而不為?

 

其實也沒有經過多久,自己大概只是順手幫忙折不到5次,鄰居可能就因為不好意思而有了改善的措施。所以,當自己看到雨衣不再掛在扶手上的那一刻,還真的是有那麼點小小的成就感。願意多替別人著想,自然可以消弭很多紛爭。

 

要達到[多贏]的結局其實不難,只要彼此多替對方著想,也願意付出行動,自然可以慢慢看出成效。明代著名思想家[呂坤]在他的《呻吟語》中有提到「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一念之間,可以成[],也可以成[]

 

曾經看過一個講述天堂與地獄如何區別的故事。天堂與地獄的人們同樣是拿著一雙長十幾尺的筷子用餐,地獄的每個人用盡了各種方法,嘗試用他們手中的筷子去夾菜吃。可是由於筷子實在是太長,最後每個人都吃不到東西。到了天堂,每個人同樣用一雙長十幾尺的長筷子餵著對面的人吃菜,而對方也餵他吃。因此每個人都吃得很愉快。

 

或許有人會說雨衣放在公共空間是不道德的事情,但是何不用更柔軟的心來面對呢?鄰居家沒有陽台是既成事實,因此雨衣直接拿進家裡一定會弄髒弄濕,因此放在公共空間也是不得不的選項。聖嚴法師說:「道理是拿來要求自己,不是用來苛求他人。」何必自己看不順眼就把人家的東西給丟了呢?

 

幫忙摺雨衣的出發點就只是想說自己能做點甚麼來改善現狀,至於說和時會收到成效?其實自己並沒有預期,終究這跟[悟性]高低有關,大不了就是繼續摺下去而已。幫忙摺雨衣除了能讓鄰居不用再多花時間收拾,其他鄰居也進出方便,雖然自己要花點時間,但是最後享福報的還是自己。

 

~~~~~~~~~~~~~

小洪隨筆:

退後原來是向前。

智慧能化解危機於無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