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03台北_02.jpg  

小洪隨筆: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聯繫,不是透過提供紅利點數或作折扣,而是傳遞品牌精神及文化,讓大眾認同。~~口袋不夠深的,通常只能先有玩點數跟折扣,認同,那是以後的事情。 

~~~~~~~~~~~~~~~~

通路下一步:經營品牌獲消費者認同

~~~~~~~~~~

2014/05/29/工商時報/A6/政經八百/潘進丁】

3年前,我到法國去旅行,跟老婆一起去逛香榭大道、凱旋門,那裡有著全球知名的精品店,但,有間店卻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雀巢咖啡,在那裡,它有個專賣膠囊咖啡的精品店NESPRESSO,我相當好奇,在如此昂貴的地段,開設一間賣膠囊咖啡的門市,作用是什麼?

 

這間店,外觀看起來就跟精品店沒什麼不同,裡頭卻是呈現各種膠囊咖啡,及各種款式的咖啡機,店內所有擺設及營造出來的氛圍,就像是一間高級精品店,甚至服務人員的穿著、談吐,也像極精品店的人員。

 

進一步研究,為何雀巢要開設這種型態的門市?發現這是培養粉絲團的絕佳方法,也是傳遞品牌精神的最好管道。

 

NESPRESSO品牌1986年設立,雀巢花了很大的心思在經營,目前已遍佈60個國家,開出320個直營店,每間店10個人左右,且都是專業人士。雀巢藉由每個據點,建立會員資料,提供24小時的客服中心,但雀巢不僅只做銷售咖啡的業務,也透過這個店,去宣導NESPRESSO的文化,讓消費者認同這個品牌。

 

我認為,台灣之前遇到多起食安事件,消費者會更傾向選擇有品質保證的品牌,因此品牌的經營愈顯重要。尤其在網路資訊爆炸的年代NESPRESSO反其道而行用實體體驗行銷的方式介紹產品,策略尤見精準。在彷彿是紅海的咖啡市場中,雀巢以經營品牌的心態打造新產品,以「膠囊」的概念,勇闖咖啡市場,成功開創另一條路。

 

雀巢來自瑞士,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營業利益率高達15%若品牌經營成功,可以帶動其它產品的銷售。它投資很大成本去經營與消費者的關係,讓消費者得到好的體驗,但這種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聯繫,不是透過提供紅利點數或作折扣,而是傳遞品牌精神及文化,讓大眾認同。

 

再來看看另一家公司──戴森(dyson),在相當競爭的家電市場中,它的風扇、吸塵器卻引來消費者搶購。勝出因素,主要在於技術上的突破,dyson願意花很長的時間及金錢做研發,它有員工4,800名,其中1,800名是工程師,最近更斥資2.5億英磅打造一個研發中心,對外招聘3,000名技術人員。它非常尊重技術人員,產品一問世,工程師得站到第一線去了解消費者的聲音,而非只讓業務人員去現場,畢竟好的產品也要有市場的支撐。

 

dyson願意經過好幾千次的失敗試作,去研發出一個最佳的產品。因為,它清楚知道自己的品牌定位:高附加價值的商品,且不在市場做價格戰。也正因如此,英國品牌的dyson,進軍電器大國的日本,照樣賣得嚇嚇叫。

 

經營品牌的公司均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不怕失敗,不斷測試。像雀巢,不是為了開連鎖店,而是為了經營粉絲;像dyson,對研究新品的堅持,敢投資,不做折扣,打造高附加價值商品。UNIQLO創辦人柳井正也是不怕失敗,他一勝九敗的經營哲學,讓品牌更顯亮眼。

 

品牌是一個文化,「全家」內部也有品牌推動小組,我們意識到,通路業的另一個領域,就是往上延伸製造,才能更有效地控管品質。至於品牌經營,通路是最先鋒,在資訊發達的時代,得更認真地做好,因為只要在網路被散播負面資訊,即易被擊垮。因此傳遞品牌精神文化,讓消費者認同品牌,是業者最重要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