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20台北_5.jpg  

小洪隨筆:

企業最終的目標在於賺錢。~~很誠實的答案!

~~~~~~~~~~~~~~

輕忽一個瓶頸可能壞了一個企業

~~~~~~~~~~~~~~

2014/04/22/工商時報/D4/經營知識/葉益成】

企業或組織等系統都可能存在某些限制,唯有找出阻礙企業前進的關鍵限制,並著手重點改善,才能提升企業表現。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TOC)是由以色列學者高德拉特(Goldratt)發展出來的管理哲學,主張一個複雜的系統可能是由眾人和一連串設備和動作組成,但是只有非常少的關鍵變數,會限制或阻礙系統達到更高目標。

 

例如,生產銷售系統中存在某種左右產出速率的瓶頸,可能為一部機器、技術人員或操作,也可能是銷售系統中的市場規模。在一個生產系統中,如果存在內部瓶頸,將影響生產速率並決定整個系統的產出值。因此,在瓶頸資源損失一小時,即為整個系統損失一小時;然而在非瓶頸資源節省一小時,則是抓不到重點的資源錯置。

 

企業常有多項目標,舉凡增加銷售、市場占有率、發展技術、提高產品品質等。如果企業無法創造利潤,這些目標均無法保證公司能長期生存。因此限制理論主張一個企業最終的目標在於賺錢,上述所提多項目標只是達成這個最終賺錢目標的途徑。

 

確定公司的目標後,必須訂定合適的衡量指標。為了確保不同層級的人員作為都能夠使公司朝向最終賺錢目標,必須制訂不同的管理績效指標。

 

例如,在不同公司層級或職位,制定不同的財務衡量指標,如淨利、投資報酬率、現金流量等。目標是增加淨利、同時提高投資報酬率、現金流量。

 

又如在生產層級制定作業衡量指標,則生產後被堆放置倉庫之中的存貨,就不能被視為有效產出,因為原物料在經過加工形成半成品後,價值並未增加,一直要到存貨成為有效產出,價值才會發生。企業為了把存貨轉為有效產出便有營運費用,包含機器折舊成本、人員薪資成本等支出,企業目標就是降低存貨與營運費用,同時提高有效產出。

 

限制理論的觀念,建立在解決瓶頸資源的問題上,透過找出系統的瓶頸,決定如何利用瓶頸,根據策略決定,調整企業作為,把限制系統的瓶頸鬆綁。

 

TOC主張組織或企業成立時必然有一目標,同時也存在許多限制阻礙組織或企業達成目標。因此為了達成更高的績效,就必須打破這些限制,持續改進。換句話說,這個限制決定一個企業或組織達成目標的速度,唯有從克服限制著手,才能在短時間內顯著提昇企業的表現和產出,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費用。

 

(本文作者現為ERAig英國毅業國際顧問組織亞洲區負責人暨中華毅業成本顧問總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