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22台北(全家)_01.jpg  

小洪隨筆:

每個人都要負起一些社會責任,迎面而來的變化要靠大家一起面對。~~嘴巴說得都很容易!

~~~~~~~~~~~~~~~~~~~~~

超高齡社會的年輕銀髮族

~~~~~~~~~~~~~~~~~~~~~~

2014/09/30/聯合報/D2/健康/葉金川】

依據國發會今年新公布民國103150年的人口推估,台灣人口將在民國110年開始負成長。台灣目前老年人口約280萬人,12%;但是很快到107年,就提高到14%,進入「高齡社會」;到民國114年老年人口比率更將高達20%,達480萬人,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事實上,台灣人口老化,現在就已經進入高峰期。

 

從現在到114年的短短幾年間,台灣將會增加200萬老年人口,這時期新增的老人多是年輕銀髮族(young old65-74);不過,這一批人就像洪峰一般向前而去,20252035年間,同批人已經變成中年銀髮族(middle old75-84);最麻煩的是2035年之後,增加的多是老年銀髮族(old old85歲以上的老人)

 

與現在的老人不一樣的是,他們多半受過較好的教育,他們經歷的富裕年代最長、累積的財富也是最多,也因為醫療科技的進步,遠比上一代的老人健康而有活力。

 

台灣社經另類轉機

這群人口約有300多萬人,這群人有智慧、有體力且經濟無虞,接受新觀念與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強,在台灣經濟崩壞之後,他們如何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能量適切地釋放,與正在職場上努力的青中壯年世代共同分憂與分享,可能是唯一可提供台灣社會與經濟的另類轉機。

 

目前的扶老比,也就是1564歲人口扶養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現在是0.162;到了民國150年,將增加到0.814事實上,1564歲的人口不一定是實際勞動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不言可喻。

 

這種超高齡社會現象要解決,只能寄望在年輕銀髮族身上。未來所謂的要被扶養的「銀髮族」,必須拉高到75歲以上,這比較能符合超高齡社會的實際情況。

 

化被扶養為扶養人

面對即將發生的現實問題,要想減少依賴、減輕對社會的負擔,最好的狀況是,化被扶養人為扶養人,化負擔為產值。有幾個方法可以嘗試:

1.退休年齡延後:許多國家已在執行,有已經延到67歲的,甚至有的國家想延到75歲,或打算不設上限的都有。

 

2.延後足額退休金的發放:如果在法定退休年齡前退休,就不應該領足額退休金。

 

3.退休年金應有上限。

 

年輕銀髮族可以繼續工作,但不一定留在原職場、原職位上,轉為較無時間限制、沒有壓力、責任較小的工作是比較可行的安排。勞動參與的價值,可遠超過報酬的對應,許多人投入志工工作,貢獻能力、也成長他人;能力被應用,成就也能被肯定。

 

從事在地的旅遊、休閒、健康、養生、文藝等服務性消費,比起國外消費、奢侈品消費、不良嗜好消費,能夠提升生活品質,更可以將資源留在台灣,並讓青壯年人有經濟活動。

 

釋出資源助年輕人

許多人年輕銀髮族,累積了相當財富,特別是房地產。許多人也有閒置資產,事實上,退休生活可以轉至郊區鄉下或安養機構,不僅環境品質更適合老年,也可以將資源釋出、分享給仍在打拼的青中壯年族群,出租、出售、委託經營都好,給下個世代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閒置資金投資、捐贈、鼓勵年輕人創業也是可行的概念,下個世代年輕族群或許有更好的技能和創意,但缺乏資金,若是能以共同創業、提供資金的形式協助年輕人,可以是一種有力的共享。

 

也可考慮以成立基金的方式運作,集合更多力量,以多人力量設立育兒託嬰機構、老人安養療養設施等,不僅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為社會實際的需要找到一條出路。

 

年輕人礙於經濟條件及照顧嬰幼兒環境不足,不敢生小孩。如果老年人有能力,可以分攤後輩在生兒育女上的時間和財務負擔,這也是鼓勵生育的另一種方式。

 

種種思維需有心人現在倡議、建立,每個人都要負起一些社會責任,迎面而來的變化要靠大家一起面對。(本文作者葉金川為前衛生署長、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