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27_02.jpg

美日企業界 流行脫「網」關機

小洪隨筆:過去的人怕的是與外界連繫不足~~現在的人怕的是與外界連繫太多。

2014/10/15/工商時報/D4/經營知識/楊珮玲】

從早到晚的LINE,讓腦子無法停歇。沒帶智慧型手機無法連網,10分鐘就可能陷入莫名恐慌。過去的人怕的是與外界連繫不足;現在的人怕的是與外界連繫太多。

什麼時候我們曾經好好的靜下來,關掉手機,遠離電腦,遮斷所有雜音,深呼吸,即使只有10分鐘,聽聽自己心裡真正的聲音?與自己好好做一場對話?

從美國網路重鎮矽谷,到日本東京,從企業的經營者到員工,不論選擇的方式或名稱為何,一場新的「要求自己暫時脫離網路」、每天找時間重新聚焦在「現時」、「現地」和「自我存在」的運動,近年正寂靜但熱烈地展開。

由於各式了解腦活動的醫療儀器的進步,近年在腦神經醫學和心理學領域上對腦部活動和思考功能、情緒反應的各種互動原理,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也讓專家對現處每天被網路和社交媒體包圍的人們,提出許多警告和建言。

由於人們逐漸養成,透過網路隨時與外界連結、同時又快速回覆的習慣。不停的連結,加上自己忍不住的超速度回覆,形成大腦不停地活動運作,交感神經也不停作工,讓原本人體需要放鬆和休息的副交感神經,無法發揮應有作用。長期下來,失眠緊張不安,注意力、思考力和集中力都下降,反而有害工作效率,影響員工身心。

為了打破這個惡循環,找方式提高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和減少大腦壓力,重拾思考力和集中力,成為目前企管界的趨勢。許多新的研究顯示,這些為了未來「有所為」,找方式讓自己「現在」「無所為」(non-doing)的方式,可有效幫助員工減壓,提高創造力和集中力,並減少離職率。

在商業界,最積極推行重拾現在和自我的地方,說意外也不意外的,就是美國科技重鎮矽谷。

從谷歌(Google)到臉書(Facebook),以往企業的研修課程,是花錢讓經營者或員工腦子裡多塞點知識和東西,現在最熱門的研修,卻是花錢請講師找各種方法,讓大家腦子裡暫離網路「什麼都別想」,以重新「連繫自己」(Disconnect to Connect)

谷歌原本為社內員工設計相關「正念」課程,因大受歡迎,也開始推廣到社外,並提供網上免費課程供閱覽。強調注重「現在」、「現時」、「現地」的「正念」(Mindfulness)一字,也彷彿成為高科技界新的招呼語般普及。

另外,索倫.高得海默(Soren Gordhamer)2009年開始在舊金山舉行的「智慧二點零」(Wisdom 2.0)研討會,討論和教導企業人士放鬆法或正念法,每年參加人數激增,已成為科技界知名人士的盛會。

在日本,有被稱為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積極推廣打禪之外,各地也有越來越多為經營者或企業界開設坐禪課程和研修會。

根據參加者表示,強調「當下」、「所在」與珍惜「現在自己活著一事」的禪學,成為常感到孤獨和不安的經營者最佳清心醒腦的方法之一。不能帶手機,不能和外界聯繫,有的只是自己和自己腦子裡的想法,雖然坐得腰痛腳麻,但讓腦子靜下來,沈澱雜念,許多煩惱似乎不再是煩惱,事情的本質能看得更清楚。

特別對每天長時間使用網路的人來說,不論正念或打禪、瞑想等,每天找個安靜的場地,逼自己脫「網」關機,阻斷外界連繫,配合深呼吸,就算只是10分鐘,只要養成習慣,找回的平衡感和思考力,將可能是無價之寶。

(本文作者為專欄作家,曾任美日國際金融機構專事行銷與國際事業企畫。長期旅日,現居於美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