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10台北_08.jpg

很努力,但要努力對方向!15種思考角度,讓你不再搞錯工作重點

小洪隨筆:搞錯重點~~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2014-08-12 整理 馬安奇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工作已經很努力了,卻拿不出讓上司滿意的成績,還被上司指責:「先用腦好好想過,再開始做事吧!」但其實你很委屈,不知道該從何思考起,甚至因為別人否定自己的付出,轉而責怪別人不好好教導自己。

日本情境演練顧問鳥原隆志認為,總是搞不清楚「為什麼結果會是這樣?」的工作者,其實是因為搞錯重點,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還很容易被上司誤以為「沒在思考」。其實,這樣的人只要「在行動前多思考5秒」,也許九成工作都得以順利推行。

鳥原隆志25歲時,曾經被公司任命負責分店食品賣場,但是他愈是認真,工作卻似乎愈來愈多,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他為自己訂下「每星期巡視所有負責分店」的工作目標,事先制定好每家分店的巡視時間,連午飯都在交通工具上解決。雖然已經嚴格執行計畫,可是每到一間店,都會發現問題,再加上指導時間,總是耽誤到檢查下一家的行程,回家時往往已經深夜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好一陣子,雖然他的確按照計畫巡視了所有分店,也從中獲得成就感,但是工作成效卻不顯著,上司還對他說:「你是不是以為自己的工作是到每間分店走一趟就好了?

鳥原隆志重新思考自己的做事方式,發現自己這麼努力,其實成果只有向所有人誇示「我能在一星期內巡視完所有分店」而已。因為自己認定這是非做不可的事,所以如果遭到指責,只會覺得被否定、心情低落。

後來,他改採重點巡視業績不振的分店,遇到有問題的分店,會花上一整天待在那裡指導,有時甚至連續去23天。如果只看巡視的分店數量,大概只有以前的兩成,可是負責的業績卻反而比以往更好。

他因此發現:「努力解決所有事」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成就感」和「成果」是兩回事;極端一點來說,甚至只要選擇最重要的兩成任務,就能做出十分的成績。

鳥原隆志建議,想釐清自己有沒有把握工作重點,可以問自己這15個問題,做好事前評估,才不會白費力氣。

1.優先順位」→思考「是不是真的該從這裡下手?」

2.問題發現力」→思考「這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3.體諒力」→思考「對方有什麼想法?」

4.自我分析力」→思考「為什麼被斥責?」

5.確認力」→思考「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6.創造力」→思考「這樣真的最有效率嗎?」

7.洞察力」→思考「下一步會如何發展?」

8.當事者意識」→思考「對方尋求的是什麼?」

9.對策定案力」→思考「沒有其他方法了嗎?」

10.組織活用力」→思考「該問誰的意見呢?」

11.流程計畫力」→思考「工作是否持續運作?」

12.課題形成力」→思考「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13.目標設定力」→思考「終點在哪裡?」

14.重整力」→思考「回到出發點吧?」

15.逆推力」→思考「逆推回來會是怎樣?」

(本文取材自《行動前思考5秒,擺脫費力又瞎忙的職場囧日子─日本頂尖企業講師傳授15種高效思考法,教你正確掌握工作方向,晉身為最有價值的搶手紅人!》,商周出版)

每日學管理2015/04/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