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20.JPG

疫後台灣餐飲業變夯卻缺工!急需數位轉型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3425

短評:
1.疫情後,集團、連鎖式新品牌擴張快,而較不具成本優勢的中階餐飲業者,經營變得更辛苦~~有誰不辛苦?
2.以往提升營運效率最簡單方式是增加每位員工的貢獻度,然少子化情況下已難實現~~就算開放外勞,也還有語言的問題要克服
小結:台灣餐飲數位化程度提升,業者愈來愈注重精準經營客群~~其實,最簡單的pos系統就夠用。就看你要不要用,會不會用了
延伸閱讀1:解決餐飲缺工 機器人服務時代來臨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69599740
延伸閱讀2:美餐飲業缺工逾50 連鎖速食引進機器人補位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68965336
投影片16.JPG
~~~~~~~~~~~~
疫後台灣餐飲業變夯卻缺工!急需數位轉型
文 / 吳婉瑜    2023-06-08
據經濟部統計處最新數據,4月餐飲業營業額達 815 億元,累計前4月營業額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顯見疫情解封後台灣餐飲業生意也變夯。只可惜,也正遇上大缺工。專家分析,這個看似傳統的產業,數位轉型的「質變」正發生。
~~~~~~~~~~~
好消息,當疫情鬆綁,台灣民眾正積極開吃!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最新調查數據,4月餐飲業營業額達815億元,年增31.4%,累計前4月營業額更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在7日舉行的2023台灣餐飲業數位行銷年會中,FunNow共同創辦人張家甄、beBit TECH微拓科技行銷長周峯玉,Ocard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逸生與餐飲管理系統肚肚執行長孫和翊,都發表了在疫後餐飲業生意變好,卻大缺工下,這個產業正在崛起的數位轉型質變。
趨勢一》業者、消費者走向M型化
首先,FunNow共同創辦人張家甄透過訂單數據觀察:餐飲業逐漸走向M型化。疫情後,集團、連鎖式新品牌擴張快,而較不具成本優勢的中階餐飲業者,經營變得更辛苦。
同時,餐飲消費者也趨向M型化發展,張家甄觀察,因外送與外帶變方便,一群消費者會選擇更便利的用餐方式,另一端消費者,則是願意花更多錢到餐廳體驗更好的服務、用餐環境與氛圍。
趨勢二》AI應用有望貫通餐飲供應鏈
由鴻海與王品共同投資的餐飲管理系統肚肚,執行長孫和翊指出,今年Open AI從誕生到生活應用,對於餐飲業而言,AI透過大數據與統計原理分析,加上快速的運算速度,有助於從線上點餐、預定系統、會員系統、POS機等數位工具整合,同時也有望出現新模式,例如預測天氣或食材,有望在二、三年後出現相關應用。
趨勢三》從數據中「淘金」提升營運效率
beBit TECH微拓科技行銷長周峯玉指出,疫情後通膨、缺工造成餐飲業成本上升,如何提升營運效率成為業者最大的挑戰;而以往提升營運效率最簡單方式是增加每位員工的貢獻度,然少子化情況下已難實現;另一方式是投資自動化設備,但成本高昂。
如何以相同資源提升營收,或用更少資源維持當前營收?增加坪效或搭建虛擬二樓概念(預購平台)也是一種解方,例如運用已存在於周圍,但從前沒被搜集起來的數據,從中「淘金」,增加顧客終身價值。
趨勢四》小店也開始經營會員分級
Ocard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逸生觀察,疫情後,後台活躍度大幅提升,過去提供客戶十項功能,僅被使用一至二項,2022年統計下來,最常被使用的是集點功能,有9成餐飲客戶使用,而會員分級功能僅飯店業或大型餐廳使用;如今,咖啡廳、小店家使用會員分級的比例增加,同時與2020年相比,精準行銷的活躍度成長近50%,反映台灣餐飲數位化程度提升,業者愈來愈注重精準經營客群。
對於缺乏豐富數位工具的店家要如何進行數位轉型?陳逸生建議行銷人員,先從消費時間和金額分析消費特性後,從兩面向著手:一,喚醒沈睡顧客(會員),針對這些客群設定有效的行銷活動;第二則是抓住VVIP,提升其客單價和消費頻次,兩者都能有效提升業績。
OMO全通路品牌行銷管理班
~~[線上]、[線下],哪一個重要?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要先看是哪種產業?業種?業態?
~~想打通[實體門市經營管理]與[虛擬網路流量轉化]的任督二脈?! one piece,在偉大的航道等你!
主辦單位:勞動部  勞動力發展署
計畫名稱:產業新尖兵試辦計畫
執行單位:華梵大學  推廣教育處
上課時間:0615~0922  10:00~17:00
上課地點:宜蘭縣羅東鎮中正路142號
OMO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