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15.JPG

一個品牌好,還是多品牌好?  

短評:
1.新創的品牌,陣亡的比成功的還多~~這是一定的!
2.很羨慕那些國際性的餐飲品牌,一個品牌可以開幾萬家~~要有那個命啊!
小結:當你原來的品牌都做不好的時候,又如何期待現有的團隊,可以分身成功的做出多品牌?機率應該非常的低!~~不信邪的領導者,可多著呢!
延伸閱讀1:〈觀察〉餐飲集團游擊戰開打 以次品牌加速展店成新浪潮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56259908
延伸閱讀2:肉次方、嚮辣、最肉!王品為何 4 年內狂開 11 個新品牌?給餐飲業的策略反思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64657878
投影片13.JPG
~~~~~~~~~~~~
一個品牌好,還是多品牌好?
高端訓  2023年9月12日 週二
曾經有一家連鎖餐飲企業,大概也有將近百家的規模,內部一直有很大的聲音,希望公司能發展「多品牌」,董事長也很困擾。如果走向多品牌,擔心影響到現有的品牌;不走多品牌,內部又像是一個大悶鍋,於是給了我這個題目跟他的團隊分享。
餐飲業走向多品牌,可以說是 20 年前由王品帶起的風潮,從王品、西堤、陶板屋、原燒、聚、夏慕尼、藝奇、品田牧場等,平均可以創造 20% 的獲利。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大家以為多品牌很好做、很好賺,於是台灣餐飲業紛紛開啟了多品牌之路。
其實,走多品牌是一條不得已的路!
縱使如百事旗下的 Yum Group 國際餐飲集團,旗下廣為人知的品牌也只有 KFC、Pizza Hut、Taco Bell,而且大部分的品牌也透過併購取得,後來新創的品牌,陣亡的比成功的還多。
我很羨慕那些國際性的餐飲品牌,一個品牌可以開幾萬家,例如截至 2022 年:
麥當勞有 40,275 店
星巴克有 35,711 店
肯德基也有超過 25,000 店
企業只有一個品牌,全部的人力、資源,每天都專注在想如何把這個品牌做好、做大、做強,可以賺很多錢!企業走多品牌,每多一個品牌,至少就要投入 1.5 倍的資源,絕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是後來王品為何走向多品牌之路?王品牛排開到第 13 家時,就知道已經開不下去了(最高曾經是 15 家店),為了企業的成長,一是走向海外,二是在台灣開啟多品牌。
不過多品牌也有它的好處:擴大市場規模,有 1 加 1 大於 2 的效果;形成防火牆,一個品牌有問題(比如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比較不容易全部店都受影響;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我在王品集團服務的 12 年,也就是 2003 至 2015 年期間,公司總共在台灣開出 14 個品牌,其中有 2 個夭折(包括一個知名度很高的曼咖啡,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打椒道)。
當時王品的多品牌策略,建構了 10 個部門,各司其職;而且創業的組織是直接拉出來的,也就是有人負責既有品牌及事業經營,有人投入新品牌發展。
但是後來台灣餐飲業發展多品牌,有三種狀況:第一種是為了多品牌而多品牌,看到別人發展多品牌深怕沒有跟上;第二種是因為母品牌做不好,寄望多品牌帶來生機;更可怕的是第三種,投入新品牌,人力還是那些人,等於 1 個人當兩個人用。
所以,你可以看到市場上多品牌失敗的多,成功的少。
我一直主張的想法,在這裡也想跟要發展多品牌的企業分享,當你原來的品牌都做不好的時候,又如何期待現有的團隊,可以分身成功的做出多品牌?機率應該非常的低!
當時,這家請我去分享的公司,也面臨到相同的狀況,現有的品牌遇到挫折,大家失去信心,經營團隊遙想一個看不到、想像美好的多品牌烏托邦。
那麼這家公司後來有走向多品牌嗎?
已經 5 年過去了,所幸這家公司沒有走向多品牌,堅持把既有的品牌問題加以改善,經營逐漸好轉,數位轉型也著力很深,也是我體驗過目前數位點餐做得相當好的品牌,不只可以點餐,而且可以直接手機一鍵結帳,一邊提升顧客體驗,一邊減少內部人力!
未來,這家公司如果能夠把母品牌做好,有好口碑,資源到位,仍然有開啟多品牌的機會!
這個主題,主要是分享餐飲業走多品牌是一條艱辛的路。如果一個品牌都做不好,更遑論多品牌。再如果一定要走多品牌,一定要把母品牌做好,才能累積發展多品牌的實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