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16.JPG

年營收破200億稱霸觀光股!解密王品2大致勝心法,如何與敵手瓦城捉對廝殺?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9163/wowprime-vs-thai-town-2024

短評:
1.幾乎沒有王品不敢嘗試的菜系~~反正輸了算股東的,贏了就是老闆英明
2.快速試錯,將經驗兌換成研發新菜式的養分~~失敗是成功之母?!難保不會變成是[一錯再錯]?!
小結:累積會員數已超過 380 萬,集團更有多達 4 成營收來自該APP會員的貢獻~~誰知道是有多少人是被迫使用它的APP?
延伸閱讀1:肉次方、嚮辣、最肉!王品為何 4 年內狂開 11 個新品牌?給餐飲業的策略反思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64657878
延伸閱讀2:餐飲股首季新品牌齊發 王品、漢來美食、築間都有新兵助陣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76153156
投影片17.JPG
~~~~~~~~~~~~
年營收破200億稱霸觀光股!解密王品2大致勝心法,如何與敵手瓦城捉對廝殺?
劉燿瑜  2024.05.21
連鎖餐飲龍頭王品預計於6月6日召開股東會,而最新一期致股東報告書,也在股東會前夕悄然釋出。
2023年恰逢王品集團屆滿30週年,集團在該年度繳出亮眼成績單,不僅全台灣門店數、獲利數皆寫下歷史新高, 合併營收還首度超越200億元新台幣,一舉奪下去年觀光餐飲股的營收王寶座。
回顧去年,國內餐飲業迎來疫後完全復甦首年,實體通路人潮回歸,多家大型餐飲集團也刷新歷史成績。像常與王品捉對廝殺觀光餐飲股王的瓦城,不只以57億元的全年合併營收寫下新高,年度稅後淨利倍增突破4億元,每股盈餘12.37元也創下近4年高。
儘管大環境暢旺是業績亮眼主因,但細看兩大集團去年度的營運操作,仍可窺見餐飲巨頭在疫後的致勝心法:
策略1:多品牌策略試錯不手軟
首先是王品一直尊崇的多品牌策略。王品愛開新品牌不是新聞,但近年來集團不只開得更大膽,汰弱留強也沒在手軟。
據王品的致股東報告書內容,目前王品集團在台灣共有27個品牌、340間門店,無論是西式牛排、懷石料理、中系菜式還是各種鍋物、燒肉以及鐵板燒料理,幾乎沒有王品不敢嘗試的菜系。
近期王品開出的新品牌有去年主打中價位鐵板燒「就饗鐵 板燒」以及韓式燒肉「金咕」,今年第一季也有中餐砂鍋粥品牌「朝粥幫」。
新品牌開得勤,收掉的也不少,像是近日公告將在5月27日結束營業的高價火鍋品牌「旬嚐」,儘管王品表示將另尋他址重新開店,但旬嚐唯一一間門店開幕不到一年就熄燈,也實屬短命。
另外近幾年集團的短命品牌,還有專攻外帶的中菜「來滋烤鴨」、日式定食「町食」,皆是營業至多一年就熄燈的品牌。
快速試錯,將經驗兌換成研發新菜式的養分,成為王品掌握市場趨勢的公式。
王品集團投入研發的金額年年漸增,據報告書指出,近4年來,王品每年固定投入營收的0.12%作為研發經費,這代表隨集團營收增長,研發金額也持續增加,去年集團研發金額破2,600萬,為近年新高。
同樣的,瓦城也效法這種快速開發、快速實驗的多品牌策略。
集團在股東常會手冊指出,瓦城集團今年上半,將以台灣基地,首建5,000坪「全球研發中心」,整合菜色研發、廚藝學院、資源運籌中心、食品安全中心、物流中心等五大功能,該中心的核心任務不僅是支援集團未來的500家門店展店目標,也要加速集團的研發量能。
瓦城表示,今年將以雙位數店成長為展店目標,預計至少推出1~2個新品牌,且有了研發中心加持,最快3個月就能推出一個新品牌,2030年前預計開出30個品牌。
策略2:加強會員app經營,深化常客黏著度
另一項兩大餐飲龍頭也都聚焦的還有會員APP。
王品在2020年大刀闊斧改版的會員app,四年來繳出亮眼成績單。作為集團重點經營的數位化服務項目,據致股東報告書的數據顯示,「王品瘋美食 APP」整合訂位、門店活動資訊、優惠券與付款服務的需求,在去年累積會員數已超過 380 萬,集團更有多達 4 成營收來自該APP會員的貢獻。
看見數位會員商機,瓦城也於去年推出「wa」APP會員系統,整合集團各品牌資源,加強數位渠道的行銷與互動,希望帶動會員再訪率,以及加深黏著度。
面對今年的營運挑戰,稍有不同的是,瓦城旗下5個重點品牌,多以百貨門店為主力,相較王品多為街邊店,瓦城更注重百貨的集客效應。這點策略與另一主打代理餐飲品牌的王座集團相同。
門店開在百貨櫃內的優勢除了集客效應好,還有品牌知名度容易提升,且到店人流平均,較無尖峰離峰人潮差異。但去年百貨通路為實體通路增長最大的通路,無論業績、人流都雙雙大增,以百貨門店為主力的瓦城,今年面對高基期,能否續寫新高將成主要挑戰。
另一方面,今年第一季「初瓦」、「嚮辣」兩品牌陷入食安風暴的王品,今年能否維繫消費者信心,而旗下預計將於2025年前推出的3個新創品牌,能否成功抓住消費者多變的味蕾?還有待市場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