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29台北_11.jpg  

小洪隨筆:

不論學費落在高價或低價,都有相關的消費族群。~~各種類型都有學習價值。

~~~~~~~~~~~~~~

好學網打造完全學習平台

~~~~~~~~~~~~~~~~

2014-01-22/經濟日報/B7/經營管理/何秀玲】

 

兩位六年級後段班金融高手,為什麼想投入教育學習網站平台?為了實踐「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的理念,他們創立「UknowIknow你知我知好學網」(簡稱好學網)。

 

2013年初,華陽中小企業開發董事長王韋中,與曾任MMA避險基金營運長、美國奇異集團合併併購部門經理林才越,兩人在一次美國華頓校友聚會上,因同樣對教育滿懷熱誠,當下想到經營課程平台的計畫,聚會隔天便開始著手落實。

 

學習商機一年逾百億元

他們於兩個月內完成募資,去年7月上線開張的學習網站「UknowIknow你知我知好學網」即有兩百多堂課程,王韋中及林才越各自擔任網站董事長以及總經理,企圖成為台灣,甚至亞洲最大實體課程的網路報名平台。

 

林才越提到,開設網站這一年來觀察學習市場,他們被台灣人上課的量嚇到,根據數據統計,台灣上班族每人一年花3.6萬元進修,平均一個月花3,000元,加上台灣網路上數以百萬計的上班族,學習進修可達百億元以上,商機不可小覷。

 

為了測試不同消費族群,網站課程有300元至上萬元的不同費用,多數課程為2,000元上下。

 

他們觀察,不論學費落在高價或低價,都有相關的消費族群;課程範圍則先聚焦在創業、電子商務、生活品味等方面,鎖定20歲至40歲青壯年族群感興趣的課程。

 

例如,創業、親子、電商、財務、手作、烹飪、文創、品酒、戶外體驗等內容,還規劃付費的大師講座,廣邀業內知名人士演講;如達摩媒體執行長許景泰,以及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分享創業經驗,也邀請演員郎祖筠談創意生活,並與公益結合,她的演講盈餘所得全數捐給勵馨基金會。

 

有別於坊間的補習班老師只能於固定地點、時間,教授指定的課程,好學網的平台實踐「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的理念。

 

王韋中說,很多老師雖有專長,即使自己招生,頂多只能在門口貼海報,或在部落格公告開課日期,開課處理收、退學費的手續繁雜事,需要自己對帳,也必須找場地付訂金,卻不見得懂行銷宣傳課程;好學網除了將課程上架之外,更協助後端銷售,讓老師沒有招生壓力。

 

「在這個平台,老師只需要把課教好就可以了。」他進一步解釋,平台負責線上報名、收費,課程結束後付款給講師,老師只要將課程文案寫好,選定時間、定價、地點即可開課,將教學決定權交給老師,不用擔心得開發票給每一個學生、報稅等問題,這些行政事務都由好學網負責。

 

課程多元處處可做教室

林才越補充,如果課程上架後無人報名,老師也沒有成本問題。假設一位烹飪老師想開課,本身有廚房當教室,就無需場地費,需要的成本只有老師的「教學時間」,對有興趣開課的老師來說是可嘗試的平台。

 

他說,好學網可上架的課程五花八門,尤其是補習班無法開設的生活休閒課程,例如品酒課、廚藝、手作、銀飾、木工,甚至教導如何搭訕異性。

 

「我們希望透過此平台,可以開出大家各種想不到的課程。」林才越表示。

 

王韋中也舉例,若是家中有孩子的人,假日想出去玩,可先上網報名自然探索課程;也可以邀請美食作家帶著大家吃當地小吃;攝影老師可開夜間生態攝影課,晚上在植物園集合,大自然就是他們的教室…。

 

鼓勵進修推廣獎學金制

林才越說,他本身有金融背景,但他不可能到補習班教授相關課程,卻可開課談創業,教導人們如何募資;過去少有補習班或學校願意開這種課程,可是每位專家都有可教課的內容,他們希望這個平台可以帶動更多「素人」老師來開課。

 

網站內皆是付費課程,公益團體上架的免費課程除外,若是公益性質,網站會將獲利回饋公益團體,基金會可舉辦課程。

 

如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舉辦建築賞析課程、生命線協會辦心理諮詢課程、流浪動物之家教如何飼養寵物等,好學網只收取作業費,剩下盈餘全回到基金會,無需全仰賴募款。「這是一個正循環,人們不用捐款的方式創造公益團體的價值,代之以互利的行為」。

 

好學網推廣獎學金制度,課上愈多的人,就可賺愈多獎學金,此舉可留住固定消費的學員,也是回饋好學者的方式。

 

找工作就去人力銀行,買東西到購物網站,王韋中希望找學習課程就到好學網;林才越認為,學習絕非只為了考試,休閒品味、理財投資等各種類型都有學習價值,他們希望透過好學網找到好老師,帶動學習風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