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30台北_11.jpg

值得賣命的公司,找人時不會只看第一印象!Google 的選才標準,跟你想的不一樣

小洪隨筆:值得你深交的客戶~~簽約前不會只注意你的衣服

2017-01-09夢想學校創辦人 王文華

帶過的實習生當了業務,問我:「我要去拜訪客戶了,怎樣才能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

我想起很多類似的問題:「我要去面試了(跟網友見面了…),怎樣才能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

從小到大,父母師長都強調「第一印象」的重要。衣裝不整、遲到早退、心不在焉,都是大忌。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包裝自己的穿著、言談、證照、履歷表。「包裝」不止於外在,還包括談吐。所以跟客戶接觸時要積極表現,突出但不惹人嫌。

這樣有效嗎?當然!在職場上,學歷、外型、口才好,個性活潑的人,「初次見面」時就是比較吃香。

因為客戶都很忙,通常文字資料只瞄一眼,見面後憑觀感做決定。矽谷有些公司甚至有「微笑原則」:跟應徵者面談完,帶他在公司走一圈,如果有同事對他微笑,表示大家喜歡這個人,當下錄取!

第一印象,的確是進入職場的「門票」。但留在職場,得付出其他「低消」。

所有公司都碰過,「實力」比不上「印象」的員工。「行動」趕不上「承諾」的業務。或有實力,但沒有續航力。時間一久,或一旦碰到困難,就開始掉漆。所以

值得賣命的公司,找人時不會只看第一印象。值得你深交的客戶,簽約前不會只注意你的衣服。

早期的Google,錄取一位新人要花69個月,應徵者要經歷1525次面談。後來雖然簡化了,但仍有繁複的步驟。以找工程師為例:

1.人資部打給你,了解你基本的聰明才智。

2.工程師打給你,問你專業領域的經驗。

3.另一個工程師打給你,問你專業領域的經驗。

4.面談。五個人跟你面對面談,每位45分鐘。

5.資深主管組成的委員會審核以上八人的評估。若還是沒把握,再找你回來談。

Google 不相信「第一印象」。他們甚至不相信「第八印象」!他們也不相信外在條件。前執行長施密特說 Google不是要找最有魅力的人,而是要找最適合那項工作的人。有些工程師聰明絕頂,但不笑,也不會跟別人相處,但他就是能把那份工作做好。這種人他們還是要。

Google找人的方法來看,要創造完美的第一印象,需要:

1.基本的智力

2.特定專業領域的能力

3.在那個領域的具體成果

4.表達自己的能力

5.持續性的、一致性的表現

包裝可以讓我們人緣好,客戶下班後吃喝玩樂會找我們。但沒辦法讓他們上班清醒時,持續給我們訂單。

如今我找新人時也先說:面談時穿T-shirt來就好。這當然不適用於每家公司。所以實習生說,他為了當業務,特別去燙了頭髮、配了隱形眼鏡、買了人生第一雙高跟鞋。

我很感動。因為這些準備動作都是成人禮。他正式告別青春期,進入人生另一個階段。

所以我鼓勵他:去迷倒他們吧!但也提醒他:拿到訂單後,別忘了,重點不是高跟鞋。

大部份的工作,手,比腿重要。「視野」,比「視力」重要。頭頂下的,比頭頂上的重要。實力,比印象重要。

職場的「低消」,不是隱形眼鏡或高跟鞋,而是被打趴到地上、找不到隱形眼鏡時,還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光著腳,在茫然中,繼續前進...

(本文出自「王文華 TOM WANG 粉絲專頁」)

每日學管理201701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