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餐飲業!肉老大涮涮鍋歇業、香鷄城暫停營業|TVBS新聞- YouTube

盤點收攤名店!餐飲苦迎猛爆式歇業潮 衰退4成史上最慘  https://www.storm.mg/new7/article/3846347

短評:
1.2年前頂下「林美如小館」,改裝成「內疆鏢局」,很快一、兩個月就回本~~所以至少還可以再撐半年,把[超前佈署]之前賺的全部吐回來?
2.「三軍軍官俱樂部」(中略)在這波疫情下,國防部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宣布7月底「裁撤歇業」~~[國防布]的操作,依然是那麼low
小結:期盼政府多一點紓困方案出來,才能幫助眾多店家渡過疫情難關~~基本上短期的[紓困方案]只是讓業者在安寧病房多住幾天
延伸閱讀1:2021台灣餐飲業趨勢觀察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56792147
延伸閱讀2:2021台灣餐飲業趨勢觀察(影片檔)  https://youtu.be/MIYWUp1WPVs
COVID-19/美食街、餐廳適度開放!暫停試吃試用業者需調整供餐方式- Heho健康
~~~~~~~~~~
盤點收攤名店!餐飲苦迎猛爆式歇業潮 衰退4成史上最慘
林庭瑤  2021-08-02 09:00

「苦撐啊!快撐不下去了!」在敦化南路經營32年「悅上海」餐廳的少東沈維豪說,現在大餐廳都在路邊賣便當,自己兼當外送員,騎機車出門送餐,但還是只能勉強到疫情前的2成生意。他期盼政府多一點紓困方案出來,才能幫助眾多店家渡過疫情難關。

為抵禦這波疫情寒流侵襲,台北知名石頭火鍋「小紅莓火鍋」打出消費滿千打88折的優惠。據店員表示,現在生意只剩疫情前的2成,因為來店的客人以家庭聚餐居多,1鍋至少要3到5人以上,現在推出外帶與外送,但與店內消費是不同的客層。

台北西門町的「西門內疆串燒」老闆張耀元,他在2年前頂下「林美如小館」,改裝成「內疆鏢局」,很快一、兩個月就回本,不料遇到這波疫情,對生意衝擊太大,只好忍痛讓內疆鏢局暫時歇業,最近舉辦「認捐肉串」活動,希望能夠撐過這波疫情。

疫情釀歇業潮 高檔餐館、老店都難倖免

新冠疫情肆虐長達1年多,重創最深的就是餐飲業。尤其今年5月中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後,禁止餐飲業內用,加上民眾踏出家門就有如驚弓之鳥,乖乖響應政府「宅在家」的號召,少了客人光顧,店家只能關門大吉。

餐飲歇業潮不但衝擊高檔餐館,幾十年招牌的老餐廳也難以倖免。台北市士林官邸附近的「洋蔥餐廳」,是許多家庭假日聚會的首選,不敵這波疫情肆虐已卸下招牌、關門歇業,讓喜愛這家店的饕客扼腕不已,當記者致電該餐廳已是空號。

立法委員和幕僚經常光顧的粵菜餐廳「康園餐廳」,12年來見證過政黨輪替、太陽花學運,也是陸客來台必遊地點,已在7月3日結束營業,這波疫情成了最後一根稻草。而國軍官兵、榮民常舉辦宴會的「三軍軍官俱樂部」,64年來招待許多國外元首(如泰國國王蒲美蓬、沙烏地國王費瑟、越南總統吳廷琰等),在這波疫情下,國防部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宣布7月底「裁撤歇業」。

老字號店家撐不過疫情,「老上海菜館」已結束營業。位於台北市迪化街商圈的「菊元」日本料理,43年來深受老台北人喜愛;但菊元透過臉書公告,表示在多重考慮下,決定營業至5月31日。連有米其林光環加持的「大三元酒樓」、「敘香園」、「天廚菜館」等名店,因疫情一度宣告停業後,不是改做外帶,就是恢復開店時間一再往後延。

位在台北市東區巷弄間的「高麗棒」,是資深歌手姜育恆與姐姐姜育花合作開設的韓國烤肉餐廳,在台北擁有36年歷史,據說連南韓影星裴勇俊都曾指名到店內消費,但該店因疫情已於5月底停止營業。來自南韓的名店「孔陵一隻雞」6月也在臉書粉專宣布結束營業。

不只台北,疫情重擊全台各城市,台南在地饕客接連失去多家愛店。繼30年老店「小荳荳鍋燒意麵」在粉專宣布,因為大環境和疫情關係,5月25日起休息一段時間。台南東區知名的「伊都日本料理」也於7月1日宣布停止營業,有網友哀嘆:「中價位、送餐快、CP值高、家庭式的店,又少一間了」。

從高雄起家的「汕頭泉成沙茶潮鍋」具有指標性意義,該店快速擴張展店,卻遭到疫情重創。這家因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前往用餐而聲名大噪的名店,最近它在百貨通路的品牌擴張速度很快,去年揮軍北上到新竹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展店,但業者7月22日表示受疫情影響,除了高雄中山創始店維持營業外,旗下設於各百貨據點的餐飲品牌,23日起全面撤離。

內用型、中高價位餐廳最慘!餐飲業6月衰退近4成

大獅餐飲顧問公司品牌行銷總監林國威分析,重氣氛、內用型、中高價位的餐廳,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只有疫情前生意的1至2成,再多外賣也補不回來;若是平價的店家,平均只衰退1到2成(疫情前生意的8到9成),甚至像八方雲集還逆勢成長。

根據經濟部統計局的數據,今年6月餐飲業衰退達39.9%,出現史上最大跌幅。主因是三級警戒「禁止內用」,致使聚餐、宴會型的餐廳營收明顯下滑;但部分速食業者因推出品牌聯名套餐及新品上市,營收逆勢成長。飲料店業也因禁止內用及縮短營業時間,業績衰退38.8%。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則年減32.6%,因學校停課衝擊團膳營收,致使營收大幅滑落。

染疫陰影仍在 業者估完全恢復恐得等明年中

針對政府將防疫降為二級警戒後對餐飲業的影響,林國威預估,消費者還是習慣店內用餐,解禁後會逐步回溫,會逐步從疫情前的「2到3成」復甦「5到6成」。他研判,由於北北宜(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仍不開放內用,應會有人到其他縣市消費,但會在假日期間較為明顯。

美食家副總經理李致寬表示,由於必須採梅花座又有人數(室內最多50人、室外100人)限制,加上部分消費者可能還是會擔心染疫,估計生意不可能全部恢復,內用的部分頂多恢復到疫情前的5成左右。西門內疆串燒老闆張耀元則預估,今(2021)年12月可能恢復6到7成,若要完全恢復,可能要等到明(2022)年下半年或後(2023)年。

紓困方案杯水車薪?房租成業者最大考驗

至於政府的紓困4.0方案,品牌行銷總監林國威認為,「租金」與「員工薪水」是企業的2個最大成本,最重要的是要及時紓困,員工可以減少上班時間、改為無薪假或其他方式變通;但這波疫情關鍵是「房租」,很多是房東堅持不調降房租,造成店家撐不下去而關店出場。

台北市西餐商業同業公會監事蔡秉剛表示,受疫情影響的不只有餐飲業者,就連上游原料廠商也大受影響;他建議,政府應補助餐飲業者的房租1個月,依契約為準,日後若再提升到三級警戒,每2周補助3分之1的房租,才能解決業者租金的沉重壓力。

沈維豪透露,悅上海去年跟銀行辦紓困貸款,一直撐到現在。疫情前員工有20人,現在減班1天只7到8人,政府現在對店家有補助,1個員工補助店家4萬元,但還是杯水車薪,政府需要多一點紓困方案出來,比如銀行貸款。

「店家壓力最大的是房租,雖有房東支持,但幫助還是有限。」沈維豪說,政府應該思考補助房東。因為很多店家撐不下去,就是房東不願降租,成了壓垮店家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悅上海附近的店家,因為規模小一點,所以就直接歇業,但悅上海不行,因為要負擔房租和員工薪資,還是必須硬撐下去,但也不知道可以撐多久。

沈維豪指出,生意只怕是回不去了,不會再回到疫情以前,在後疫情時代,雖然使用梅花座、隔板等設備,但大家仍會害怕接觸染疫,他說:「從夜市開放人潮不多可見,很多人沒打疫苗,疫苗必須要打到一定的量,現在只有約3成的涵蓋率還是不夠!」正本清源還是要「加速打疫苗」,形成群體免疫力,大家才能回歸正常生活與消費形態。

 

台灣5月爆發史上最大規模本土疫情,全國進入三級警戒,餐廳全面禁止內用,這也讓許多不少名店受到衝擊。示意圖。(資料照,顏麟宇攝)

20210526-第三級防疫警戒延長,餐廳禁止內用,民眾僅能將午餐外帶。(顏麟宇攝)

為期超過2個月的第三級警戒,讓許多餐廳只能選擇轉做外帶或甚至歇業。(資料照,顏麟宇攝)
20210729-位於北市士林中正路與中山北路交口的知名餐廳「洋蔥」,於三級警戒期間悄悄關門。(新新聞)
位於北市士林中正路與中山北路交口的知名餐廳「洋蔥」,於三級警戒期間悄悄關門。(新新聞)

20210729-SMG0034-N01-林庭瑤_a_新冠疫情下知名餐廳歇業潮

20210729-SMG0034-N01-林庭瑤_b_近1年餐飲業營業額變化
 
20210711-新冠肺炎三級警戒,餐飲業禁止內用。(柯承惠攝)
餐飲業禁止內用嚴重衝擊收入,房租成最大考驗。(資料照,柯承惠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