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07台北_15 

小洪隨筆:

情緒來襲後,一般人緊接著會想到,這件事對自己將造成什麼影響。~~逝者已矣!位子要顧。

~~~~~~~~~~~~~~

萬一有員工過世

~~~~~~~~~~~~~~~

EMBA雜誌編輯部/

 

兩年前的某個星期一凌晨,美國PCI溝通公司(PCI Communications)共同創辦人斯普雷格(Robert Sprague),突然接獲通知,公司的另一位共同創辦人,前一晚被殺身亡。

 

斯普雷格先是經歷了情緒大海嘯,從震驚、不敢相信一直到難過,各種情緒連番上陣。接著他儘快準備親自告知員工這則壞消息。

 

人力資源雜誌(HR Magazine)指出,公司裡有員工過世,消息一出,幾乎所有的援助都是針對員工家人,至於可能是每天跟員工分享最多清醒時間的同事,常常被忽略。

 

跟過世員工特別親近的同事,以及員工是突然過世,或者過世原因令人難以接受的情況時(員工安祥地在睡夢中過世,跟意外身亡對同事造成的衝擊程度不同),公司尤其需要照顧到同事的可能需求。

 

斯普雷格在辦公室裡集合所有員工一起宣佈,之後再透過電腦向所有不在總部工作的員工一起宣佈。即便當時他對事件的來龍去脈所知有限,還是盡可能告訴員工所有細節。

 

在情緒來襲後,一般人緊接著會想到,這件事對自己將造成什麼影響。因此斯普雷格向員工擔保,公司會繼續運作。而且雖然公司大部份的客戶都已從媒體上得知消息,他還是一一打電話向客戶保證公司會照常運作,不會影響到他們。

 

美國一家危機管理公司的總裁凡迪波(Bob VandePol)認為,PCI因為員工不到五十位,規模夠小,所以適合一次宣佈消息。萬一公司的規模更大,應該考慮宣佈的對象以及方法。

 

他建議以員工過世造成的影響力將同事分組,公司在跟每組的員工溝通的方式和提供的資源應該不同。例如,員工生前的好朋友跟根本不認識員工的人,公司應該有不同的對待。另外,還有一組應該包括客戶與合作廠商。

 

美國一家顧問公司的執行長海格(Dawn Haag-Hatterer)贊成這樣的說法。雖然客戶與合作廠商不是公司的員工,但是如果他們是在工作上常跟過世員工接觸的人,公司應該主動打電話告知他們。

 

至於公司要跟過世員工的家人連絡時,他建議由夠鎮定、富有同情心,而且非常了解相關事宜的員工出面。代表公司拜訪的員工,最重要的任務是向家人表達同情與支持,以及將會負責處理後續事宜,例如,跟工作相關的保險。

 

海格強調,像保險這種後續事宜,通常家人沒有心情討論,他們既忙碌又情緒化,沒辦法記得細節,也沒辦法做出頭腦清醒的決定。所以最理想的做法是,強調公司將來會讓家人知道所有的細節,他們現在先不用做任何事。留給家人一張名片,約定幾星期後再慢慢跟他們解釋。

 

文章來源:EMBA網站(201211)

EMBA電子報2012/11/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