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28台北_0492013年1228台北_085 

小洪隨筆:

光是譁眾取寵不夠,需有出色的產品與服務。~~行銷不一定要花大錢

~~~~~~~~~~~~~~

維珍一飛衝天的祕訣:把趣味注入事業

~~~~~~~~~~~~~~~~

2013/06/26/工商時報/D4/經營知識/理查.布蘭森】

英國最搶鏡頭的嬉皮資本家理查.布蘭森,從一貧如洗到現在成為英國排名第四富有的億萬富豪。他相信,行銷不一定要花大錢CEO自己就可以是活廣告;公司把員工放在第一位,員工就會把顧客放在第一位決策錯誤時,立刻認賠退場。

 

人才(People)、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推銷(Pro motion)4P常被指為企業成功要素。不過,這份清單上少了維珍集團40多年來的特色「趣味」(Fun)

 

1984年創立維珍航空公司時,有一群優秀員工,以及許多不同做法的好點子。可惜沒有足夠資金,無法把所有的好點子付諸實行。

 

相較當時業界巨人環球航空(TWA)、泛美航空(Pam Am)、英國航空,維珍的機隊是小巫見大巫,當時我們只有一架飛機,與少得可憐的廣告預算。為了推銷初出茅廬、羽翼未豐的維珍航空,我讓自己變成各種瘋狂冒險行動的自願犧牲者。

 

我們買不起《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頭版四分之一版面的廣告,但我駕駛快艇出事下沉,熱氣球在高空故障,快艇和熱氣球上都有維珍品牌標誌,讓我們免費登上頭版。

 

直擊對手弱點行銷

我們也推出一些好笑、直接、話題十足的廣告,採取「直擊弱點行銷法」(jugular marketing)。在平淡乏味的航空業,直接糗競爭對手的廣告很罕見,很快為我們搏得惡名、媒體報導和能見度,為維珍航空創立初期建立了鮮明的品牌個性,並促成公司成功與成長。

 

例如,當時白宮幕僚長蘇努努(John Sununu)在私人旅行中,使用公帑租用豪華禮車接送而遭嚴厲抨擊。隔天,維珍推出一次性廣告:「若蘇努努搭乘維珍航空班機,便可獲得免費豪華禮車接送服務!」

 

我們的員工也喜歡這類幽默和趣味感,並以擅於令人莞爾、工作環境良好的公司為傲。在3萬英尺高空,為機組人員和乘客營造快樂氣氛很重要。我們在很多小地方向乘客示意,他們搭乘的是維珍班機。例如,在外型像迷你飛機的鹽巴和胡椒罐底部印上「偷自維珍航空」(Pinched from Virgin Atlantic)奶油刮刀上印有「偷竊不留痕跡」(stainless steal)

 

我們在上等艙設酒吧,乘客能夠在此聊天交誼,為娛樂乘客,維珍航空率先在椅背加裝電視螢幕,在飛行途中供應冰淇淋,竭盡所能讓乘客獲得美好的飛行體驗。

 

歷經四分之一個世紀後的今天,維珍航空仍有能力製造驚喜,尤其在捉弄競爭對手時。

 

英航在1990年代末,贊助倫敦興建景觀摩天輪「千禧之輪」(Mil lennium Wheel),當他們打算大張旗鼓地正式啟用,全球媒體聚集的那一刻。由於出了技術問題,導致千禧之輪無法順利豎立,我們便抓住機會製造騷動,緊急弄了一艘飛行船拉著布條飛過倫敦上空,布條上寫著:「英航站不起來」,這也是我們擁有飛行船公司的好處。

 

我們許多事業都充滿幽默感和冒險精神。加拿大維珍行動通訊公司(Virgin Mobile Canada)製作一系列開名人玩笑的廣告。

 

當前紐約州檢察長史匹哲(Eliot Spitzer)因為召妓醜聞而辭職時,我們那週廣告刊登他的一張相片,加上設計對白:「我受夠了被當成號碼」,史匹哲在應召站的代號是「9號客人」。另一個廣告放上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相片,設計對白是:「真希望我的帳單(bill)別這麼失控」。

 

這些作為令人印象深刻,並將維珍趣味注入新事業。但光是譁眾取寵不夠,需有出色的產品與服務逗弄人們發笑有助於加深人們對你的印象,和贏得人們喜愛。

 

勇於冒險也要預備逃生門

維珍集團經營的事業數目與種類多很罕見,從音樂、鐵路到替代燃料,甚至涉足太空及海底旅行業,人們常要我解釋維珍的事業經營理念,如何決定進軍什麼領域與國家,答案得追溯到我們獨特冒險方法。

 

在維珍集團,評估一個新事業機會時,第一步是讓它接受我們的「品牌測試」。我們經常收到「可能」有機會賺大錢的新點子,但若無法通過品牌測試,便會禮貌性拒絕。好比,我們不會創立菸草公司或國防業務承包事業,畢竟生命苦短,我們全都想享受人生。

 

還有另外2個原則。除非有機會明顯撼動產業,否則沒有意義進軍該新市場。幾乎所有的維珍新事業,都是源自於構思出我們相信人們真正想要的產品或服務,若評估此產品或服務有潛力掀起熱潮,便會很認真仔細地研究它。

 

我或維珍的團隊鮮少只考慮潛在獲利。在決定要不要投資或創立事業時,最佳決策是憑藉你的直覺或經驗,循著自己的熱情,你的憧憬更可能成功實現。

 

我們創立的事業幾乎都是因為察覺到市場的缺口。在涉足航空業前,因為維珍音樂公司的業務關係,我必須到處飛,常覺得搭機的整體體驗是糟糕且乏味。我認為可以藉由側重服務、飛行體驗品質及增添趣味性,改善整體搭機體驗。

 

多年下來,我和我的同仁已經建立了勇於冒險的名聲,無畏於跨入新領域接受挑戰,並秉持一個原則,為可能的不利境況做好準備。每個創業者或參與創業行動的人,都該奉行此原則。

 

例如,進軍航空業時,我設定一個條件:我們和波音公司談判時,要求在合約裡註明,維珍航空營運12個月後,若狀況不佳,可以把飛機退還給波音。因為我不想讓新事業把我們拖垮,須讓維珍唱片公司的同仁仍然保得住飯碗,至少有一家可以繼續經營的公司。

 

在勇於冒險的同時,我們總是確保在情況不對時有一條退路,保護員工,因為他們左右公司表現傑出或平庸。

 

所以,當新事業行不通時,別猶豫,趕快使用逃生門。等到塵埃落定後,就能召集你的團隊進行檢討,汲取經驗教訓,再展開下一場冒險行動。這樣,你的公司就不會變得太蒼老,反而會變得更有智慧。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新書《維珍顛覆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