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467557208-給顧客完美經驗的步驟
2014年0129高雄(大東文化藝文中)_15 

小洪隨筆:

所有品牌的成功都是從產品行銷開始。~~企業不能只談產品製造。

~~~~~~~~~~~~~~~

8大版圖從代工轉型品牌經營

~~~~~~~~~~~~~~

2013-01-15/經濟日報/B7/經營管理/何秀玲】

品牌事業的經營必須有8大塊,包括製造生產技術研發產品設計識別形象產品行銷市場推廣通路銷售服務支援,但是台灣企業早年因長期代工,只擁有前4塊,若希望轉型成立國際品牌,必須懂得消費者的使用目的,從產品行銷開始進行,才是成功的開始。

 

品牌顧問公司美商方策顧問策略暨執行總監史孟康表示,台灣早期的代工事業只有做到前4塊,成熟的國際品牌Nike(耐吉)則已經進入後4塊,台灣餐飲業正是圓滿的品牌事業,因為這個產業已走向服務支援的完整經營。

 

台灣早期以代工出口為主,當時大家都一窩蜂地蓋工廠,以製造生產和技術研發見長,像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芭比娃娃,於19701980年代都是台灣代工的產品,台灣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累積實力。

 

後來羽翼漸豐,1990年代從具價值性的產品設計開始升級,提供有附加價值的服務,電腦零件產業開始興起;漸漸地其他國家也開始跟進,價格比台灣更便宜。

 

2000年,台灣科技產業再度升級為電子終端產品,進而擴及高級的運動休閒產品,像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就以研發運動選手專用的腳踏車為主;近10年來,許多公司更進行品牌形象識別。

 

史孟康觀察,台灣企業因長期代工,雖然手邊服務多個大品牌客戶,但因品牌行銷的方法都掌握在客戶手上,加上代工較容易進行,所以不論是建立品牌或產品行銷,既無機會,似乎也無需迫切瞭解市場需求。

 

所有品牌的成功都是從產品行銷開始,但是台灣很多代工當轉型做品牌時,卻無法從這部分開始,然而這個問題也存在於一般的台灣企業。

 

他說,有腳踏車產業的客戶,雖然製造美國人專用的腳踏車,但卻不瞭解它們的使用目的,原來美國人因為常參加鐵人3項,所以腳踏車座墊和比賽方法有很大的關聯性。「台灣企業不能只談產品製造,應該深入瞭解國外消費者購買產品的目的為何」。

 

大家常誤以為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最關心的是產品外觀,但仔細觀察,這並非蘋果的經營核心,「消費者是否容易使用」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台灣知名輪胎品牌瑪吉斯(MAXXIS)正是具有8大塊完整品牌經營模式的例子。

 

他表示,該品牌成功的根基,是建立在贊助越野車運動、清楚知道國外的消費者主要的休閒活動。

 

懂得參與當地的文化是瑪吉斯成功的主要因素,可是願意這麼做的台灣企業畢竟是少數」。

 

台灣的企業都正經歷同一個過程:代工2030年後,才走到代工的事業經營,因此仍必須再走過203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進階至經營品牌事業。然而,建立國際品牌,因為後4塊,所以必須尋找方法投資,才能將8塊連結起來。

 

他說,台灣企業已有人走過這些階段,所以並不困難,但是建立品牌需要時間,了解自己在什麼位置,才能做對的投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