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15台北_09.jpg

唐太宗:領導,不用詐術試探部屬

小洪隨筆:領導者就像河流的源頭~~所以都很混濁

2014-03-24撰文 / 劉揚銘

唐太宗重用魏徵,引起一些權貴的嫉妒。他們向太宗進讒言,侮蔑魏徵包庇犯法的親屬,太宗派人訓斥魏徵,但魏徵不與他爭辯。

第二天一早,魏徵面見太宗,說:「希望陛下讓我做良臣,不要讓我變成忠臣。」唐太宗不解,問道:「忠臣、良臣難道有差別嗎?」

魏徵回答:「所謂良臣,是能提出好建議,且被君主採納,因而身得美名,與國君共享富貴。所謂忠臣,雖然敢於規勸君主,忠心耿耿,但最後被君主所殺,國家滅亡,只剩下忠臣的空名。這就是兩者的區別。」太宗聽了之後,深深反省自己。

又有一次,一位太守上書請唐太宗去除佞臣,太宗問:「誰是佞臣?」太守回答:「陛下和群臣對話時,假裝對好意見生氣,那些執理不屈的就是直臣,而畏懼陛下威嚴而改變的,就是佞臣。」結果唐太宗說:「國君自己使詐,又怎能責備臣下呢?你的意見雖然好,但朕不用。」

(取材自《續世說》)

小故事,大啟示:

領導者就像河流的源頭,而部屬像河流的下游,混濁源頭而求下游的清澈,是不可能的。

經理人2015/03/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