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16台北_13.jpg

職場觀察543--業務推廣

小洪隨筆:變的只是~~顧客需求

競爭在演變,業務推廣的方式也要隨著調整。這年頭,無論是商品或是服務,除了從[供不應求]變成[供過於求],面對的競爭者,更是多元,看得到的還好,怕就怕那些看不到的。更要擔心那些將遊戲規則徹底破壞創新者的瞬間重擊。

然而,對於[發掘並滿足顧客需求],卻從未改變。歷史從強調[產品價值]開始,慢慢順著[服務價值]提升,一路延伸到[體驗價值],以及最近很夯的[分享價值]。變的只是[顧客需求],因為顧客也會成長,或是說胃口被養大了。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業務推廣的挑戰、痛苦、機會與樂趣,就是這樣的糾結在一起。一般來說,與顧客發生關係有三個階段,1.找到對的客戶;2.做對的服務;3.贏得顧客的心。

1.找到對的客戶

通常第一關就是個大哉問,能找到客戶已經要拚得頭破血流了,更何況要找到[對的客戶]客戶其實都在,只是誰能找得到(註,本議題有空再跟大家分享)跟著大家都在做的方式,其實很多時候是做安心的。不這麼做,很有可能還會被長官或前輩修理呢!

如果是商務考察團的行社,通常都是找相關行業公會的會員名單,然後行程DM寄送後再電話聯絡。這種[大海撈針]的手法,大家都在做,但是效果如何?大家也都心裡有數。展覽時間是固定的,但,為何要選你這家?顧客考量的因素很多,時間(長短)、費用(多寡)、舒適便利(食宿交通)等,這些因素的加總就是一個叫做[價值]的東西。[價值],它可能摸不著、看不到,但,它就是存在。顧客只會買兩樣東西,1.能夠解決他的問題;2.能夠滿足他的需求。唯有[價值]高於[價格]時,才能讓顧客願意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交給你。如果顧客不需要,價格再便宜或是免費送給他,他都嫌麻煩。

2.做對的服務

一樣米養百樣人,曾經有速食業者針對客戶做了不同的分類,1.對每種口味都好奇的是鸚鵡型2,看著菜單沉默很久,表情看不出喜怒哀樂,是貓型3.對食物安全有疑慮的是老鷹型4.心情欠佳或易情緒化的是老虎型5.一來馬上確認點餐內容的是鮭魚型6.嘰嘰喳喳無法下決定的是無尾熊型。更棘手的是,即使是同一個人,今天和昨天來的心情有可能不一樣,要如何[標準化]科技,讓很多事情可以委由機器代勞,但,顧客接待這件事,其實是[]的事情。

道理其實都很簡單,從行銷學的4P來看,1.Product–產品(包含自己本身)需不斷改進;2.Price–價格因產品的價值改變而改變;3.Place–尋求對的通路來銷售產品;4.Promotion–對產品的特質進行加值行銷,但不可欺騙顧客。尤其,第一個P若是沒做好,三個P卻很成功,最終也只會讓顧客覺得被欺騙。

隨著服務業的發達,顧客心聲也要聽進去,所以行銷4P也跟著升級,到了顧客4C1.產品(Product)必須為顧客創造價值(Customer's Value)2.訂價(Price)要考慮顧客的成本(Cost)3.通路(Place)的管理要讓顧客感到便利(Convenience)4.推廣(Promotion)就是要和顧客做良好的溝通(Communication)

3.贏得顧客的心

在跟顧客開口之前,一定在做足功課。先了解顧客的需求,讓顧客願意聽你講話,然後也要講顧客聽得懂的話(不要講一堆術語),先分析自己商品(或服務)的優劣勢,然後對重視不同價值的顧客,要使用不同的話術。例如,汽車銷售,顧客在意的環節並不都一樣,有人在意保險,有人在意利率,順著毛摸,顧客才會覺得有被照顧到。當然也要有效率地幫客戶搞定需求,讓顧客享受到不同於其他公司業務的服務,才能建立起差異化,讓顧客有感覺。

交易完成,絕不是鬆一口氣的時候。成交只是服務的開始,用服務來建立與顧客的關係。接著要靠口碑,把顧客變成朋友,將來他才會幫忙推薦。

洪聖宏20160816於新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