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1: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467526821-有關於顧客服務概論6
延伸閱讀2: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466827764-門市幹部培育
延伸閱讀3: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466114964-經營管理的變與不變
2017年1007台北_04.JPG

(本文收錄於[餐飲產業情報雜誌]2017年11月)

單身世代,商機移轉

單身,已經是多數

隨著全球化及大環境的快速改變,社會結構中傳統家庭生活型態也開始轉向,越來越多不婚主義,或是成為雙薪頂客族(Double Income, No Kids(DINK))等現象,讓台灣近十年來的單身族群人口成長超過15%。據2017年國稅局統計的報稅數據顯示,台灣的單身人口從12年前的44%,上升為52%,單身人口已過半數。據內政部統計,2007年全台一人戶約202萬2901戶(雙北合計有66萬餘戶),但到2016年底,一人戶已經增加到267.6萬戶(雙北合計有87萬戶)。

市場策略調查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預測,全球單身人口在2020年,將達到4,800萬,整體占比也會提升20%,其中又以西歐地區比例最高。聯合國報告中顯示,在亞洲地區,單身家戶比例以日本32.4%最高,其次為韓國(23.9%),台灣則以22.0%位居第三。日本則預測,日本終身未婚男性比例到2030年,將增至30%,而女性則增至23%。

單身經濟(Solo economy)商機有多大?

截至2016年底,台灣包括未婚、喪偶、離婚、沒有伴侶的20歲以上成年人,男女分別約為44.1%和46.6%,換算成人數超過890萬。另一項統計,台灣30至44歲已達適婚年齡卻未婚的人口也近200萬人,總單身人口達936萬人,高達成年人口49.06%,相當於台灣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是單身,一人家戶占家庭戶數比重更高達32%。[單身經濟(Solo economy)]商機有多大?若以平均每人每年生活花費約有6萬元來算,等於全台有近5,400億元的單身商機。

廣義來說,只要日常生活中出現一個人的時候,就存在單身消費。無論是在消費意願、自我實現,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單身族群相較於有偶家庭,都願意投入更多預算。單身趨勢也改變的了消費板塊,例如,家電出現[迷你化]現象,針對單身、個人的廚房小家電,以燦坤3C為例,品項數就比2016年成長25%,產品以小容量、個性化設計、色彩多樣化、精品化為趨勢。

再者,便利商店不再只是現代化的柑仔店,變身為全方位的服務站,提供各種生活服務,舉凡用餐、繳費、洗衣、寄件、購買票券等,超商都可協助單身者完成生活中所有大小事。座位區的設置,更提供消費者一個可休息、閱讀的空間,貼心滿足消費者需求。

第三,對單身族來說,由於少了子女陪伴,毛小孩就不再只是一般寵物,而是一起生活的家人,既能填補寂寞也能產生快樂。寵物商機也因為單身世代而形成另一龐大消費市場。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台灣寵物市場年產值高達300億元,且每年成長13%,可見已有越來越多的毛小孩成為單身族群的生活重心。

因為單身,在家開伙頻率降低

影響消費支出的原因包括所得收入、消費習慣和物價。依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家庭收支調查,在家煮飯減少,上餐廳旅館消費比重連續2年創新高,2015達到11.27%。而據勞動部統計則指出,在[家庭消費結構]八大項目中,若將[餐廳]支出(約8%),加上[食品菸酒及飲料](約16.6%),等於與「食」相關消費支出達24.6%。2014年,Open Rice台灣開飯喇做過[台灣單身族飲食習慣大調查],統計數據中發現,目前單身狀態中,有6成的人喜歡自己到餐廳吃飯。簡單初估,單身族一年將可創造超過1,300億的單身飲食商機!

隨著單身族群比例增加,不論是網購業者或者餐飲業者紛紛瞄準單身族這塊大餅。例如,iPeen愛評網2016年在雙11期間,主推小鮮肉主題餐廳。美食外送平台foodpanda推出一連5天的限量超殺折扣,預計主題活動搭配優惠和贈品的推動下,將刺激合作餐廳11月營業額增加2~3成。據美國餐廳訂位app OpenTable的統計,餐廳一人訂位成長了62%,越來越多人不在乎餐桌的另一頭是否坐了人。台灣的百貨業者也曾打造[單身座位],還提供大玩偶陪吃,或是可選平板打發無聊。

單身經濟發燒,[單人食]餐廳在全世界遍地開花,過去,在歐洲的米其林級的美食餐廳會拒絕單身客入座;但今日,連法國美食搜尋網站lefooding近年在搜尋條件列上,也都加了[單獨用餐]選項。2014年在荷蘭的Eenmaal餐廳是全球第一家成功進入一人用餐市場的餐廳,店內所有裝潢皆為單人設計,主打[一人用餐],禁止攜伴同行。業者希望能鼓勵消費者自己吃飯,並享受無人打擾的自我對話時光。

在日本,[一蘭拉麵]的餐桌就有如K書中心一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空間,無須開口說話,就能依照流程完成點餐的動作。2011年,日本東京也曾經有間一人韓式燒肉店[ひとり](音Hitori,意為一個人)。在台灣,餐廳大多不會拒絕單人用餐,但是,[單人食]對於中國菜而言,的確是艱困挑戰,因為中國菜用料複雜、做菜費時費工,並不適合[單人份]。

因為單身,所以更講究

在以前,一個人選擇外食時,講求的方便、迅速,所以最常選擇的餐廳類型依序為路邊攤小吃、快餐店及速食店。[一個人用餐的目的,就是讓自己享受一趟味覺饗宴,細細品嚐每一口]的小確幸思維,已經慢慢取代[反正是一個人吃,就隨便湊合一下]的想法,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委屈自己的胃,因此,[獨食餐廳]逐漸崛起,鎖定個人市場,讓小分量也能挖出龐大商機。

一個人用餐,也可以是一段美妙的獨處時光。當下,與外界隔離,全世界就剩下自己與眼前的美食。終於,可以真實地感受這一方空間,專注品嚐當下食物的滋味。

隨著社會趨勢的演變,單身經濟越來越受矚目。一個人,也可以是多采多姿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