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12台北_16.jpg  

小洪隨筆:

設定處理歧見的規則,目的在於健康的辯論。~~職場有[健康]的嗎? 

~~~~~~~~~~~~~~~~~~~~

讓多元團隊結出點子果實

~~~~~~~~~~~~~~~~~~~~~~~

EMBA雜誌編輯部/

 

有位讀者向財星雜誌職場專欄作家費雪(Anne Fisher)提出了一個困擾他的問題。

 

他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因為消費者日漸多元,所以公司刻意僱用和升遷多元背景的員工。他所帶領的十二位員工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但是卻沒有因此想出多元的點子,似乎沒有釋放所有的潛力。

 

此外,開會時,其中幾個人佔了絕大部份的發言,其他人只是點頭同意。即便他刻意請每位員工都發言,情況還是如此。

 

針對這個問題,費雪訪問了企管顧問海雲(Jane Hyun)。海雲表示,在跟財星五百大企業合作時,她也經常聽到相同的問題。員工的多元背景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多元本身並不足以激發創新。她建議透過以下三個方法,讓多元背景的團隊產出更多好點子:

 

1.跟安靜的員工單獨會面。有些人不喜歡發言,因為覺得說出自己的意見,或者丟出一個有挑戰性的問題,尤其是不同意別人的發言,太具有攻擊性,以及不夠尊重別人。

 

無可避免地,一個團隊裡總會有內向的人,他們不只不容易開口,而且一旦有人提問或者質疑,原本開了口也會再縮回去,結果發言都被外向的人霸佔了。

 

主管在團隊下一次開會之前,不妨私下先跟這些員工聊一聊,不是指責他們開會不發言,而是陳述觀察,例如:「我注意到開會的時候你很安靜,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告訴員工,他的想法對團隊很重要,最後強調希望下次開會時,他能多發言。主管提前告知員工,讓他們做好發言的心理準備,比起開會時突然點他們發言的效果好。

 

2.設定處理歧見的規則。團隊要激盪出新點子,大家得要願意「不同意」。最有創意的團隊永遠都會問:「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怎麼做會更好?如果改成那樣做會怎樣?設定處理歧見的規則,目的在於健康的辯論。大家同心協力想出點子,而不是彼此吵架或者進行人身攻擊。

 

員工通常不喜歡去挑戰自己的同事,所以主管應該在會議一開始,就表明鼓勵大家來來回回討論。先指出不同意見出現時的處理方法,例如,如果兩個人有大歧見,請他們各自回去做好資料準備,下次開會時再來說明,讓大家有更充份的內容做決定。

 

建立多元背景的團隊,優點就在於希望員工有不同的想法。主管不要讓團隊刻意避免衝突,而要鼓勵團隊善用多元背景這個工具。

 

3.保持點子源源不絕。領導多元背景的團隊,主管更需要當個積極的引導人。例如,請員工說:「你說得對,還有……」,而非「你說得對,但是……」,正面的態度讓對話不中斷;要求員工的意見要有建設性,而且直接。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33(20145月出版)

EMBA電子報2014/05/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