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29台北_06.jpg  

小洪隨筆:

跳開自己傳統的視角,進入顧客內心。~~,難找啊!

~~~~~~~~~~~~~

在大遷徒中存活

~~~~~~~~~~~~~~

EMBA雜誌總編輯方素惠/

 

如果當初抱著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別人已經做過了,或者認定小蝦米一定難敵大鯨魚,今天,就不會有Dropbox這家擁有兩億用戶的雲端儲存公司的存在。

 

它的創辦人休士頓是另一個年輕科技怪傑。正是因為沒有太多預設立場,所以他勇敢地探索許多可能,解決顧客的問題。

 

設法讓自己變成一個聰明的無知者。創業之前,每個週末他都會拉一張椅子到屋頂上,然後埋頭苦讀。他選擇書籍的方法是,先選定一個自己還不熟悉,但對他而言很重要的領域,例如銷售,然後上亞馬遜搜尋「銷售」,將排行榜前三名的書買下。就這樣瘋狂地閱讀,他學習了行銷、財務等主題,成為傑出的創業家。

 

如果你有機會跳開自己傳統的視角,進入顧客內心,會發現,過去我們以為的競爭對手,很可能都不是真正的對手。

 

行銷學者達瓦(Niraj Dawar)指出,我們真正的競爭者是,顧客在做購買決策時會考慮的名單。這個名單常常比我們以為的要短很多。顧客會用少數幾項標準,來評估這個考慮群。

 

因此,我們的第一個行銷策略應該是,先讓你的品牌進入顧客心中的考慮群。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德國汽車品牌,若你能設法使顧客以德國品牌為目標,等於就為你過濾掉很多強勁對手。

 

然而,接下來,賽局就改變了,你要和這個族群裡的品牌較量。消費者不再是用他的標準來過濾,而是用標準來做出取捨。因此,如果你是富豪汽車(Volvo)或寶馬汽車(BMW)的行銷主管,你要採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前者要設法讓顧客一直以安全作為取捨標準;後者則應該把安全當成基本標準,過了門檻之後,鼓勵顧客注意駕駛動力或外型。

 

因此,行銷的成敗在於你是否一步步影響了顧客的自我對話,和對你的品牌的心理認知。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很多公司卻因為受限於原來的組織結構,眼看著外界環境的變化,無法靈活反應。

 

變革管理大師科特指出,要提高公司的靈活度,企業應該在原來的組織之外,另外打造一個靈活的網狀系統,兩者並行。這樣既可以維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又可以快速靈活反應。

 

大遷徙、大移轉,不論你如何形容這個時代,在這樣的環境中要存活,重要的是打破原來的框限,丟掉傳統的束縛。不論是心理的,競爭場域的,或組織結構的。

 

文章來源:EMBA335(20147)

EMBA電子報2014/07/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