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09南港city(食)_ (15).jpg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餐飲零售學苑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61014693

2021回顧和展望/通路抗疫找出路 不確定下的靈活求生  

短評:
1.戰鬥力防禦值在疫情磨練下已變得更強~~殺不死我們的,只會讓我們更堅強(被殺死的,只是退場而已)
2.疫情改變了消費行為與習慣,持續發展與優化線上、社群商務、App與行動支付~~疫情之下,還是有人賺飽飽的,例如,40個月的年終!
小結:疫情之下,民眾自煮需求飆升,減少外出、低接觸的趨勢也讓量販超市紛紛轉戰電商、外送平台求生存~~大家都只是想辦法如何活下去,[病毒]也是
延伸閱讀1:2021 台灣餐飲業趨勢觀察(PPT)1/2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56882801
延伸閱讀2:2021 台灣餐飲業趨勢觀察(PPT)2/2  https://sandavid1123.pixnet.net/blog/post/556882825
2021年0927微風南山_ (15).jpg
~~~~~~~~~~~~~~~
2021回顧和展望/通路抗疫找出路 不確定下的靈活求生
記者江佩君、陳立儀、黃筱晴/專題報導
2022年1月2日 週日
挺過去年三級警戒危機後,國內疫情控制穩定,消費力逐漸復甦。記者江佩君/攝影

2021年在疫情籠罩下,消費行為轉移至線上的趨勢更明顯,百貨發展出各式線上購物與服務管道,對應求生,超商、量販超市積極朝向電商、預購、外送服務靠攏,打造更便民的服務型態。 

百貨商場/2022全台北中南大舉展店 

疫情陰影籠罩全球兩年,本以為2020年台灣已度過疫情危機,在無法出國情況下,甚至在下半年迎來一波波國內消費狂潮,好光景卻在去年4月底、5月初因防疫破口,迎來三級警戒大魔王,民眾防疫自肅在家、避免外出,熱鬧的商圈變成空城,讓原本激昂的零售、國旅、餐飲等內需市場轉瞬成一池死水,遭逢前所未有的危機。但經歷危機所練的功可沒白費,各大百貨發展出各式線上購物與服務管道對應求生,戰鬥力防禦值在疫情磨練下已變得更強。 

去年國內三級警戒降級後,在各大百貨周年慶開跑之際,政府釋出振興五倍券政策,為瀕臨崩潰的內需市場注入強心針,百貨業逐月補血回溫,各大業者也紛紛祭出優惠促銷加碼,奮力追逐失落的業績。 

疫情改變了消費行為與習慣,持續發展與優化線上、社群商務、App與行動支付,是過去以實體為王的百貨通路不可逆的方向,實體經濟與線上合體打造全通路早已不是新鮮口號,就看哪個業者可以不斷精進工具,更符合使用者習慣與期待。 

未來疫情發展仍是影響今年市況的一大變數,但以下幾個因素,多少能讓百貨業樂觀以待,包括:目前國內疫苗覆蓋率第一劑已逼近8成、第二劑超過6成5;加上全球逐漸適應與病毒共存的生活,經濟活動可望持續復甦;去年三級警戒期間百貨業績最慘時狠掉6、7成,降級前後數個月平均衰退3成,去年的負成長將是今年看漲的因素;根據全球疫情狀況,今年能出國的機會仍不高,集中國內的消費力仍有可期。 

雖然去年百貨線上業績相較前年大幅成長,但在疫情趨穩、人潮回歸後,實體商場仍是百貨的主戰場與倚重的成長動能。尤其今年是許多新商場大舉開幕的一年,年初有遠東百貨竹北店、新光三越進軍outlet市場的高雄skm park、台南MITSUI OUTLET PARK;下半年陸續還有台中三井Lalaport,忠泰集團布局實體商場、在大直的NOKE忠泰樂生活登場,新光三越插旗台北東區的Diamond Towers也預計在第四季登場,讓今年的百貨零售通路精彩可期。但背後時有隱憂,今年內需是否能暴衝,一切前提都須仰賴國內疫情持續控制穩當。 

超商/強化複合式門市、異業結盟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最新統計觀察疫情造成產業結構改變,在綜合商品零售業中,便利商店營業額首度超越百貨公司、居綜合商品零售業之首,超商業者也持續強化複合式門市、異業聯盟、線上購物與預購等,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去年初7-ELEVEN邁入6千店里程碑落腳高雄鳳儀門市,為首家結合建築美學、智能科技、節能設備及複合業態的全新永續店型;10月更整合統一企業、7-ELEVEN、康是美、星巴克、Mister Donut、COLD STONE、博客來等品牌,於高雄鳳山區打造首家「統一集團優質生活館」;日前進駐桃園高鐵生活圈的全新未來商店「X-STORE 5」則率先引進「iscan X ipay」,將個人智慧手機變身智能行動購物籃,同時複合超商、冷凍鮮物、寵物專區、生活雜貨、Cold Stone、博客來等業態。 

7-ELEVEN持續藉由X-STORE累積智能零售經驗,像是智FUN機、咖啡智FUN機、自助結帳等,結合跨通路共享、1,400萬會員的OPEN POINT生態圈,累計開拓逾千個智能服務據點,服務人次突破2,300萬。 

全家便利商店推廣惜食觀念,去年4月推出業界首創的「友善地圖」功能,透過獨家鮮食庫存動態系統,結合消費者手機的即時定位功能,可一鍵查詢各店友善食光的商品與數量,並接續再推出蔬食地圖、火鍋地圖、聯名地圖等,吸引超過500萬人次使用。瞄準疫情催生網購和行動購物崛起,全家便利商店App去年底進行史上最大改版,加入「全+1商城」,精選8大類、近4千項商品,為1,450萬名會員打造專屬電商平台。 

萊爾富跨業攜手車麗屋於板橋店成立首家「萊到店服務大聯盟」,將超商的包裹寄取與各類繳費付款等服務搬進汽車百貨,截至去年11月車麗屋已有20家店加入;「萊到店服務大聯盟」更引進20多家新業者,包含「后里馬場店」、台中五金百貨「中聯百貨連鎖-后里店」、高雄24小時超市「愛國超市-愛國鳳林店」以及南投「好鄰居彰南店」與「有省錢南陽店」等。 

OKmart持續深耕門市LINE群組預購,讓消費者可以買到一般超商沒有的商品,像是中元節攜手愛買量販與鹿港天后宮推出「平安祈福箱」、耶誕節前夕推出的的亞帝芬奇輕奢鑽飾系列等。 

量販超市/攜手外送平台 零售業版圖震盪 

疫情之下,民眾自煮需求飆升,減少外出、低接觸的趨勢也讓量販超市紛紛轉戰電商、外送平台求生存。不只家樂福、大潤發、愛買、JASONS、city'super皆與foodpanda、Uber Eats等外送平台合作,全聯福利中心也從去年初開始與Uber Eats攜手,並同步推出自家外送服務「小時達」,10月底更進一步於雙北率先拓點可24小時外送的「小時達專門店」,進駐空白商圈專門處理即時外送訂單。這股因疫情徹底改變 消費者習慣的現象,讓以往相對傳統的量販、超市不得不加速數位化轉型。 

零售業從2020年中起也經歷不少震盪,家樂福併購頂好Wellcome與JASONS Market Place,目前頂好已完成全台店點改裝變身家樂福超市,JASONS Market Place則是在2023年前暫時不會調整店面。到了去年中,大潤發、家樂福出售傳聞滿天飛,且都有風聲指出全聯將出手併購,雖然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一直否認,但至10月底劇情急轉,全聯閃電宣布收購大潤發,預計於今年中完成交易。 

種種跡象顯示,台灣零售產業的競爭在疫情催化之下變得日益激烈,但量販、超市、百貨、超商等通路之間的界線則會愈來愈模糊,去年可以看到家樂福陸續開出多家「社區超市店」,全聯則是愈開愈大,逐漸朝量販化、一站購足所有需求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洪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